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承乾身上。
来了,甩锅的精髓就在这里。
李承乾躬身,语气诚恳至极:“父皇明鉴。能掌此秘阁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深得父皇信赖,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其二,洞察朝局,明辨是非,能于细微处见惊雷,于无声处听风雨。其三,身份超然,不涉党争,处事公正,能压服众臣。”
他每说一个条件,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就不由自主地在心里筛选人选。而当三个条件说完,一个名字,几乎同时出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直视长孙无忌,朗声道:“放眼朝堂,能担此重任者,唯有赵国公一人!”
长孙无忌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诧。他一直像个局外人一样冷眼旁观,没想到这口锅,最终会朝着自己飞过来。
让他来管这个秘阁?审查所有敏感言论?
这权力……可太大了!也太烫手了!
李世民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看着长孙无忌,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中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明白了。
承乾此举,一石三鸟!
其一,解决了邸报泄密之危。
其二,设立内参,加强了朝廷内部的沟通效率。
其三,也是最妙的一点,他将长孙无忌这个国舅、百官之首,放在了这个最关键也最招人恨的位置上!
长孙无忌是外戚,权势已重,再掌此权,必然会更加谨慎,不敢有丝毫偏颇,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同时,由他来审查百官言论,那些官员们,谁的文章能上内参,谁的文章被驳回,都会记在心里。这等于是在无形之中,给长孙无忌树立了无数的政敌,从而达到了制衡其权力的目的!
帝王心术!这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这小子,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将朝堂上所有关键人物的性格、能力、位置,都算计得清清楚楚,并用一个看似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权力平衡!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那张依然带着几分少年稚气的脸,心中涌起的,不再是愤怒,而是一种近乎于恐惧的骄傲。
这大唐的江山,除了他,谁还配坐?谁还敢坐?
“赵国公,”李世民的声音不容置疑,“太子举荐,朕,准了。秘阁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
长孙无忌出列,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李承乾,最终只能躬身领命:“臣……遵旨。”
李承乾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搞定!又成功甩出去一个!
崔仁师管内容,戴胄管财务,魏征管舆论,现在长孙无忌管机密。你们四个,组成一个“烦恼者联盟”自己玩去吧!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咸鱼塘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平浪静。
然而,当他躬身准备告退时,李世民却叫住了他。
“承乾。”
“儿臣在。”
“你那东宫,是不是太小了些?”李世民的声音听起来很随意,“朕觉得,是时候扩建一下了。另外,太子六率的兵额,也该加一加了。身为储君,排场和安全,都不能马虎。”
李承乾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扩建东宫?增加卫队?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这是在明示!父皇您这是铁了心要把我往那张龙椅上摁啊!
他抬起头,看到李世民眼中那前所未有的满意和……坚定。
李承乾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他的咸鱼塘,非但没有恢复平静,反而……好像要被人抽干水,直接填平了盖皇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