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恃才傲物,年少轻狂。
毕竟在大殿上敢怼温知行的可没有几个。
更何况那时的李钰还只是个举人而已。
既然皇帝看重,孔维宁便想着磨磨李钰的性子。
于是将他丢在衙房内不管不问。
今日心血来潮想要看看李钰表现如何,便先喊来王侍学询问。
王侍学说李钰和同僚相处融洽,且工作认真仔细。
并没有目中无人的傲慢,相反稳重内敛,做事妥当。
听到这评价,孔维宁便准备自己来看看。
这一见,果然很满意。
“李修撰。”
掌院学士放下文稿,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嘉许,
“这两月,你做得很不错。
修撰事务看似繁琐,却是磨砺心性、熟悉朝章国故的根本。
你做得甚好,未负圣恩与状元之名。”
李钰连忙躬身:“多谢大人夸赞,此乃学生分内之事,不敢懈怠。”
孔维宁捻须沉吟片刻,似在考量什么,随即道:
“终日埋首故纸堆,终究眼界有限。
你既已熟悉了基本规程,从明日起,便不必终日在此了。
你就实习入朝当值,暂充‘掌记’之职。”
此言一出,一众同僚,都向李钰投来了惊讶和羡慕的目光。
“掌记”虽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见习岗位,品级未变,但其职责却大不相同!
这意味着李钰获得了随朝观政的资格,可以跟随史官进入特定的朝会场合。
在一旁记录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对以及重要的朝议内容。
回来后协助整理成《起居注》或实录素材。
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能近距离观察朝廷最高层的决策过程。
熟悉政务运作,结识朝中重臣,可谓是清流翰林迈向权力核心的关键一步。
通常,这等机会多是留给那些背景深厚或有资深翰林推荐的人。
或是需在修撰、编修位置上熬上几年资历才有机会。
李钰仅仅两月便得此机会,可见上司对其能力的认可和期许。
李钰心中也是一动,他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这不仅是工作的变动,更是他真正开始接触大景朝权力运作核心的起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激动,郑重行礼:
“学生领命,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大人栽培!”
孔维宁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几句。
“多看、多听、多学、慎言”之类的话,便转身离去。
心中想着,自己这也算是给李钰破格了。
等皇上知道李钰当值,心里肯定高兴,应该就不会想着自己给李钰文章打尖的事了吧。
待孔维宁走远,周修撰便忍不住拍了拍李钰的肩膀,感慨道:
“李修撰,了不得啊!老夫在这翰林院二十载,如你这般快的,实属罕见。
此乃机遇,亦是考验,朝堂之上,一言一行皆需谨慎,你好自为之。”
旁边的赵文廷也凑过来,低声道贺,眼中满是羡慕。
李钰放低姿态,问了一些当值需要的注意事项。
同僚们都吃过他的东西,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钰一一记在心中,然后道谢。
等到中午的时候,干脆请这些同僚去外面吃了一顿。
顿时众人兴奋。
席间,众人将积累的经验都说了出来,让李钰受益匪浅。
觉得这顿饭请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