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 立储!立谁?(2/2)

见杨钊笑得畅快,杨洄脸上亦是压抑不住笑容。

他诚心诚意的对着杨钊再次拱手一礼,道谢道:“小弟能担此任,多亏了兄长教导,小弟在此谢过。”

“无妨,你我兄弟,何必言谢。”

杨钊摆摆手,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杨洄也不和他客气,左右打量一眼后,凑过来问道:“兄长,不知这联络御史台之事......”

“放心,为兄早有腹案,咱们回府再说.......”

.......

.......

数日后,大明宫内。

摇曳的烛火,将李隆基的身影拉得老长。

他独自坐在御案后,望着眼前堆成小山的奏疏,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因为这些奏疏的内容,惊人的一致。

皆是请求册立太子的谏言,措辞或委婉或激烈,但核心指向都只有一个,便是国本不可久虚,当立新储。

而奏疏中,“盛王琦”的名字被反复提及,赞誉之词溢于言表。

静默良久,他的目光转向了案几一角。

案角上,静静地躺着一份来自河西的例行军报,那是今日朝会后,才送到的,尚未拆阅。

不是没来得及,而是,他有些不敢看。

望着那份军报,他不禁怔怔出神。

实话实说,他并非不知武惠妃与关陇世家的动作,甚至其中某些推波助澜,也有他默许的成分。

毕竟,他也需要世家来平衡朝局。

然而,真正面临抉择时,他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立储?

立谁?

立李琦吗?

武惠妃那么年轻,李琦又那么年幼,而他已经老了。

若是等他百年之后,武惠妃重复则天皇后旧事该如何?

而若是立其他人,武惠妃又岂能甘心?

李瑛、李瑶、李琚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摆着呢,难道他还要再逼反几个儿子?

思及此,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最终还是拿起一份奏疏,看了起来。

奏疏上的内容,不出意外,是引经据典,力陈立盛王之利。

他又拿起另一份,依旧是言辞恳切,忧心国本久悬之弊。

他一封一封看过去,每一份奏疏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口。

“陛下,夜深了,是否安歇?”

就在这时,高力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门口,声音带着关切。

李隆基回过神,忍不住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随即,他挥了挥手:“再等等。”

高力士不敢多言,只能走到一侧伺候。

李隆基再次拿起一封奏疏,正要打开之时,目光却是不自觉的被落在案角上那封军报吸引。

西域.......他的三个儿子......此刻究竟如何了?

这份军报里,是捷报,还是.......?

他伸出手指,指尖几乎触碰到那份军报的封口火漆,却又迟疑地停住。

烛火跳跃了一下,将他脸上那份深重的纠结与迟疑映照得格外清晰。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