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坦然受了这一礼,心里却在嘀咕:我就是想让你们自己人监督自己人,互相找茬,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内耗闭环,然后谁也别来烦我!御史台那帮人最喜欢干这种事了,把他们引进来,你们内部就能吵翻天。
……
甘露殿。
李世民听完魏征的汇报,久久没有说话。
他修长的手指摩挲着李泰那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又看了看魏征呈上来的,李承乾口述的“三策”,龙目之中,神光变幻,阴晴不定。
对自己这两个儿子,他太了解了。
李泰,聪慧,有才,但锋芒太露,急于求成。为达目的,不惜走捷径,用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
李承乾,看似慵懒,与世无争,但每到关键时刻,总能拿出石破天惊、直指问题核心的方案。他从不针对某个人,他永远在建立规则,搭建框架。
一个喜欢“破”。
一个喜欢“立”。
一个想的是,如何在一场游戏中取巧获胜。
另一个想的是,如何制定一套让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孰高孰下,一目了然。
“就依太子所言!”李世民最终一掌拍在桌案上,“将此‘三策’,立为报馆铁律,任何人不得违背!另外……”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魏征。
“将魏王试图行贿编修一事,匿名,作为反面案例,刊登在下一期的‘内参’上,让满朝文武,引以为戒!”
这一手,比当众斥责李泰还要狠辣百倍。
虽是匿名,但朝中高层,谁人不知说的是谁?
这等于是在帝国最核心的圈子里,把李泰的脸摁在地上,反复摩擦,还让他连一声都吭不出来。
魏征领命而去,心中对皇帝的处置,满意到了极点。
处理完此事,李世民却感觉有些疲惫。他挥退了所有内侍,一个人,缓缓走出了甘露殿。
他没有回寝宫,而是鬼使神差地,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此刻的东宫,鱼塘边。
李承乾正悠闲地用一根新改造的鱼竿钓鱼。
鱼竿的顶端,被他巧妙地系上了一个小小的铜铃。只要有鱼上钩,线一绷紧,铃铛就会清脆作响。
他连时刻盯着鱼漂的功夫都省了。
完美的自动化摸鱼系统,他对自己的新发明非常满意。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就那样躺在摇椅上,半眯着眼睛,仿佛已经与这片宁静的池塘融为了一体。
李世民就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静静地看着他。
看着这个总想逃避,却总是在为自己收拾烂摊子、为大唐夯实根基的儿子。
他想起了邸报,想起了分司,想起了活字印刷,想起了内参制度,想起了刚刚那套完美的监察体系。
不知不觉间,这个总喊着要躺平的儿子,已经为大唐这栋宏伟的殿堂,更换了无数根坚实无比的梁柱。
而他自己,却似乎只想在那房檐下,当一只打盹的懒猫。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无比柔和,也无比坚定。
承乾,你为大唐做了这么多,已经尽到了一个储君所有的责任,甚至,做得比父皇想象的还要好。
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是时候,让你学会承担,而不是逃避了。
李世民没有上前打扰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他的心中,已然下了一个天大的决定。
而躺在摇椅上的李承乾,忽然听到鱼竿上的铃铛“叮铃”一声脆响。
他睁开眼,懒洋洋地收起鱼线,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被甩了上来。
他心情愉快地将鱼取下,扔进鱼篓。
太好了。
bug解决了,系统稳定运行了。
这下,总该没人来烦我了吧?
我的咸鱼生活,应该……可以正式开始了吧?
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在他身后,一张由父爱、期望和至高皇权织成的大网,已经悄然收紧。
再没有,给他留下一丝一毫逃跑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