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史上最强“代笔”天团(1/2)

李承乾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本错漏百出的盗版书。每一页都写着“躺平”,翻开一看,内容全是“内卷”。

万言书。

昭告天下。

这几个字,像八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万字,什么概念?他上辈子写的毕业论文,东拼西凑,查重率改了八遍,最后也才八千字。现在,要他原创一万字的古文,内容还是他自己都搞不明白的《救灾新策之本源与实践奥义》?

这比让他去朔方背沙袋还残忍。

回到东宫,李承乾把自己摔在软榻上,用一卷竹简盖住脸,彻底放弃了思考。

他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总有人能把他那些旨在“自毁前程”的胡言乱语,解读成经天纬地的旷世良策?难道这个世界的人,脑子里都装了名为“太子圣明”的滤镜吗?

称心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殿下,消消暑气吧,您从太极殿回来,就一直没说话。”

李承乾从竹简下发出一声闷哼,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拿走,心烦。孤现在看什么都是苦的,比黄连还苦。”

他忽然坐了起来,眼睛死死盯着称心。

称心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小声问:“殿下,您……您怎么了?”

“称心啊,”李承乾幽幽地问,“你读过书吗?”

称心愣了一下,点头:“跟着殿下,认得一些字。”

“会写文章吗?一万字的那种。”

称心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李承乾叹了口气,又瘫了回去。是了,指望一个宦官,还不如指望房玄龄他们能良心发现,承认昨天的一切都是他们脑补过度的结果。

脑补?

等等!

李承乾的眼睛猛地亮了。对啊!既然这旷世良策是你们脑补出来的,那这万言书,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写?

“来人!”他一骨碌爬起来,颓废之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资本家发现了新韭菜的兴奋,“传孤的令,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张玄,立刻到丽正殿来!就说孤对万言书的纲领,有了一些新的‘感悟’,需要与诸位爱卿一同‘格物’!”

他特意在“感悟”和“格物”两个词上加了重音。

半个时辰后,大唐宰相天团加户部财神爷,外挂一个“心学首席阐释官”,齐聚丽正殿。

看着这几位大唐最顶级的脑袋,李承乾心中豪情万丈。这阵容,别说写一万字的报告,就是当场编一套《永乐大典》的姊妹篇《贞观大典》,估计都不是问题。

“诸位,”李承乾坐在主位,面色沉静,眼神高深莫测,学着他们平时看自己的样子,缓缓开口,“父皇命孤撰写万言书,昭告天下。此事,关乎国策,关乎民心,更关乎‘道’的阐述。孤思虑再三,觉得此事非一人之功能成。真理,越辩越明;大道,众悟方通。”

几位大臣立刻躬身:“殿下深思远虑,臣等愿为殿下分忧。”

“好。”李承乾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站起身,踱到一张空白的宣纸前,拿起笔,沾了墨,却迟迟不落笔。他营造出一种正在思考宇宙终极奥秘的凝重氛围,实际上脑子里在想中午吃什么。

房玄龄等人屏息凝神,不敢打扰。他们知道,太子殿下每一次这种状态,都意味着将有惊世之言。

许久,李承乾终于开口了,声音空灵而飘忽:“孤以为,这篇万言书,其总纲,当为八个字。”

他顿了顿,看到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满意地吐出了他昨天晚上想出来的,唯一一句听起来有点水平的话。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说完,他便将笔放下,一副“你们自己体会”的表情,坐了回去。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眼神中瞬间爆发出智慧的火花。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房玄龄喃喃自语,“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此次救灾之策,其根本思想,并非朝廷强行干预,而是顺应‘人性’与‘市场’的‘自然’规律!‘灾民求生’是人性,‘商人逐利’也是人性。朝廷所为,看似无为,实则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一个规则,让这两种人性,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自行运转,最终达到‘人得救,货流通’的‘治’!高!实在是高!”

杜如晦立刻补充:“没错!这八字总纲,直接点明了‘以人就粮’与‘救灾券’的哲学内核!‘以人就粮’,是顺应灾民求生之‘自然’。而‘救灾券’,则是以朝廷信用为引,行‘无为’之策,撬动民间力量。殿下,这八个字,便是我等撰写此文的定海神针啊!”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很好,第一步,把调子起得高高的,让你们下不来台。

接着,他看向户部尚书戴胄:“戴爱卿,此策,与钱粮关系最密。你主掌户部,当为文章之‘骨’。孤只问你一句,钱粮的本质是什么?”

戴胄一愣,这个问题太大了。他想了想,谨慎地回答:“回殿下,钱者,交易之媒介;粮者,生存之根本。”

“肤浅。”李承乾毫不客气地吐出两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