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机,你的意思呢?”
李世民的声音听似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辩驳的重量,压在长孙无忌的心头。
那是一种帝王独有的意志。
长孙无忌背心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带头?
这哪里是带头,这是要他长孙无忌第一个放血,给满朝文武做个榜样!
他赵国公府的库藏有多少,他自己最清楚。陛下这轻飘飘的“带个头”,恐怕要让他掏空半壁家业。
“兴业债券”,听着是何等精妙绝伦。
可剥开那层光鲜的外壳,内里就是一张纸!
用他几代人积攒的真金白银,去换一堆许诺了未来的白条,这其中的风险,足以让他夜不能寐。
万一,朝廷毁约呢?
万一,三年之后,国库比现在还空呢?
他长孙家,岂不是要伤筋动骨,元气大损!
长孙无忌的脑海里,无数念头激烈冲撞。理智的弦在疯狂示警,告诉他必须谨慎。
可皇帝那平静的注视,房、杜二人眼中的期盼,还有……不远处那个外甥投来的,带着一丝不耐烦的眼神,都化作无形的枷锁,让他动弹不得。
他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喉结,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陛下……臣,臣以为,此事太过重大,是否……应当从长计议?”
他把求援的目光投向李承乾。
你是始作俑者,总得给个台阶下吧?
李承乾看他那副五官都快挤到一起的模样,哪还不知道这便宜舅舅在顾虑什么。
他心里一阵无语。
让你掏个钱,怎么比上阵杀敌还难?
赶紧把事办了,我好回去躺着,这才是正经事!
他慢悠悠地从逍遥椅上起身,踱步到长孙无忌身边,伸手拍了拍对方僵硬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
“舅舅,你怕什么?”
长孙无忌一张脸皱成了苦瓜:“殿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我当然知道。”
李承乾打断了他,嘴角勾起一抹洞察人心的弧度。
“正因其不是小数目,我才说,这是送舅舅你一场泼天的富贵!”
富贵?
长孙无忌一怔,旁边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立刻竖起了耳朵。
李承乾刻意压低了声音,那音量控制得极为精妙,恰好能让眼前的几位核心重臣听清。
“舅舅,你当真以为,我让你带头,只是为了让你当那个领头掏钱的冤大头?”
“难道不是?”长孙无忌下意识反问。
“当然不是!”
李承乾的表情,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你带头认购的这第一批债券,我称之为‘龙兴之券’!是这天下独一份的荣耀,也是独一份的机遇!”
“龙兴之券?”
这个词,比“债券”二字更让他们感到新奇与不解。
“对!”
李承乾的终极说服开始了,他的每个字都敲在长孙无忌的心坎上。
“你想,此券一出,天下豪商世家必定蜂拥而至。可三年之后,他们能拿回的,无非是本金和那写在纸上的三厘五厘。而你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自己的父皇,才继续道:“你,是第一个在国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分忧的赵国公!是‘龙兴之券’的第一人!这份功绩,这份忠心,父皇会如何看?天下人会如何看?”
“到时候,除了区区本息,父皇指头缝里漏出的一点赏赐,就足以让你受用无穷。”
“比如,某个新开盐铁茶马的官营买卖,给你留的一成干股。”
“再比如,江南新垦的万亩良田,赐你一块免税之地。”
“这叫什么?”
李承乾一字一顿,声音充满蛊惑。
“这叫‘政治投资’!”
“你投下的是银子,收获的,是父皇无可替代的信任,是长孙家未来数十年的圣眷恩宠!舅舅,这笔账,你当真算不明白?”
这番话,不是闪电,而是直接在长孙无忌脑中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对啊!
他怎么就钻进了钱眼里!
他长孙无忌,坐到今天这个位置,缺的仅仅是钱吗?
不!
他缺的,是任凭风云变幻,依旧稳如泰山的帝王信重!是家族百代不衰的无上荣宠!
这次认购,表面看是经济账,内里,却是最直接、最响亮的政治表态!
他第一个站出来,掏出最大的一笔钱,毫无保留地支持皇帝,支持太子,支持这个他亲手缔造的大唐!
这份功劳,这份姿态,天下谁人能及?
届时,满朝文武,天下世家,都会清清楚楚地看到,谁才是皇帝最信任的肱骨!谁才是大唐最坚实的基石!
至于那点利息,甚至于本金,与这份无形的政治红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想通了这一层,长孙无忌只觉得浑身血脉都通畅了,眼前豁然开朗。
他再看向李承乾时,那眼神已经从纠结,彻底化作了感激与震撼。
这个外甥,哪里是在教他赚钱。
这分明是在教他,如何做一个屹立于权力之巅,永不倒下的顶级权臣!
“殿下!”
长孙无忌激动地一揖到底,声音都因情绪激荡而微微发颤。
“臣,明白了!臣,多谢殿下醍醐灌顶!”
话音未落,他猛地转身,对着李世民纳头便拜,声如洪钟,响彻殿宇!
“陛下!臣长孙无忌,愿倾尽家产,认购大唐兴业债券五十万两!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尽忠,万死不辞!”
五十万两!
这数字一出,即便是李世民,呼吸也不由得重了一分。
他预估的极限,是二三十万两。
没想到,承乾这小子三言两语,竟让长孙无忌直接把家底都给掏了出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更是被这数字震得瞠目结舌。
五十万两白银,这几乎就是整个河北道赈灾所需的全额!
长孙无忌此举,等同于以一人之力,托起了整个大唐的危局!
李承乾在旁暗自撇嘴,总算搞定,可以回去补个回笼觉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快步上前,亲自将长孙无忌扶起,用力拍着他的手臂,连道三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