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2章 美(4k)(2/2)

他斟酌着词语,最终眯起了双眼,仿佛直视那不可名状的存在会灼伤灵魂。

“不管怎么说,”他重新组织语言,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

“所谓的魔术,到头来都是为了到达那里的副产物——没错。当然,能够接触超常、达到超人境界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他承认着魔术带来的力量感,“正因为人类生而弱小,才会忍不住追求那样的超乎常理。然而,”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如同在陈述一条冰冷的铁律,“究极的目标,终究不在那里。”

他一句一句地堆叠着话语,像是在搭建一座通往虚无的阶梯:

凡是现代的魔术师,大多都心知肚明——根源是无法到达的。

魔术本身,早已从神话时代的辉煌顶峰不断衰退,如同一条逆流而上的河流,注定无法抵达源头。

如今,据说可能是最后一人的第五名魔法使也在极东现身,通往根源的门扉,几乎等同于彻底关闭了。

可是,即使如此……

魔术师们也无法放弃。

如果能够放弃,从一开始,就不会踏上这条荆棘密布、注定徒劳的道路。这份执着,早已刻入了他们的骨髓,融入了他们的灵魂。

“而巴鲁叶雷塔,”间桐池的目光重新聚焦,带着冰冷的审视,“就是为了到达那里,选择了‘美’这条道路的家门。”

“……道路?”爱尔奎特轻声重复,这个词对她而言,似乎承载了太多人类特有的执着与悲壮。

“嗯。”间桐池微微颔首,“这个你应该听说过——原本,美感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生存所需的功能。”

他的话语如同开启了尘封的历史卷轴:

例如,法国拉斯科洞窟那些描绘野牛与狩猎场景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壁画。

例如,在奥地利威伦多夫遗迹发掘出的、那尊象征丰饶与生命力的旧石器时代女性裸像(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

这些被称为原始美术的作品们,以最质朴的方式,明示出人类与“美”之间那密不可分、如同呼吸般自然的关系。

“关于美的作用,魔术体系里有一种观点是这么认为的——”

间桐池的声音带着一种传授秘仪般的肃穆,“观看美的事物,就是让自身变美。”

“……让自身……变美吗?”

爱尔奎特惹人怜爱地皱起了她那金色的眉毛,这个观点显然超出了她基于本能的认知范围,让她感到纯粹的困惑。

“呵呵呵。”间桐池难得地发出一声低沉的笑,并非嘲讽,更像是对人类这种奇特逻辑的感慨。

“很奇怪吧?不过,我想你知道‘美术与文艺是灵魂粮食’这种说法吧?”

“……啊,是的。”爱尔奎特点头,这个比喻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根本上,似乎是同一件事。”间桐池解释道,“根据某个家伙所言,美术,在魔术视角下,本质上是一种‘共鸣咒术’。”

他刻意使用了这个魔术术语,“透过鉴赏美术,使本人的灵魂与灵性受到‘净化’的感觉——这正是我们感受到的‘美’的真面目。一种灵魂层面的共鸣与提升。”

爱尔奎特像只理解了指令的小动物般,认真地点头,金色的发丝随之晃动。

她思索了片刻,红色的眼眸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缓缓开口,将话题推向了极致:

“那么,如果有……‘究极之美’……”

“代表我们的灵魂说不定会一口气提升到高次元。”

间桐池接过了她的话,语气中带着一种冰冷的逻辑推演。

“怎么样?在目睹了黄金公主之后,有觉得自己变成像样一点的人类了吗?”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刻意的调侃,目光扫过爱尔奎特那毫无瑕疵的容颜,“不过,你的脸本来就很漂亮。”

“──请别提我的脸。”爱尔奎特几乎是立刻回应,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窘迫的坚决。

她微微别过脸,金色的长发遮掩了瞬间的异样。这个反应有些莫名,带着一丝非人者对人类审美评判的微妙抗拒。

房间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月光透过薄纱窗帘,在昂贵的丝绸被面上投下朦胧的光斑。

间桐池静静地躺在无重力的床铺上,感受着体内那份被极致舒适反衬得愈发清晰的沉重。

“……不过,”他忽然低语,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带着一丝自嘲般的醒悟,“其实我会像这样不禁大谈关于美的话题……”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对面那座黑暗的月之塔,仿佛穿透了层层石壁,看到了那抹紫色的身影和那双熔金凝银的异色瞳眸,“……正是她这种魔术的作用吧。”

黄金公主蒂雅德拉的存在本身,就是巴鲁叶雷塔“美之道路”的终极宣言。

她的“美”,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冲击,更是一种强大无比的、强制性的“共鸣咒术”。

它迫使目睹者思考“美”,谈论“美”,灵魂不由自主地试图去理解、去靠近、去“净化”——

这正是巴鲁叶雷塔所追求的,通过“究极之美”撬动灵魂、接近根源的恐怖实验。

连间桐池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场宏大魔术的参与者与证明者。

“举例来说,”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晰,“那就像……为一本书、一首诗深深感动,因此改变人生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那种共鸣,那种灵魂被触动、被重塑的力量,本身就蕴含着超乎寻常的魔力。”

随即,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如同冰冷的锤击,将黄金公主的存在置于这个比喻的顶端:

“但是,巴鲁叶雷塔追求的‘究极之美’,其本质在于——如果能必定引发那种现象……”

他的话语在这里刻意停顿,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感。

“——那种即使在最出色的名作与最‘波长相符’的读者之间,都极少发生的、可遇不可求的灵魂共振现象……”

“——如果能让这种共鸣,成为目睹者无法逃避、必然发生的结局……”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