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1章 文仪教子(1/2)

第四百零一章,文仪教子

【嘉熙六年。】

【吉州庐陵,富田镇。】

【腊月的寒风如同刀子,刮过文家宅院外的竹林,发出簌簌的呜咽。】

【书房内,一灯如豆,火苗在灯盏里微微摇曳,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投在墙壁上。】

【小小的文天祥,彼时家人仍唤其乳名“云孙”,端坐在书案前。】

【他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袍,但寒意依旧无孔不入,握着毛笔的手指微微泛红。他面前摊开的,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篇章。】

【父亲文仪,就坐在他对面。】

【文仪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在昏黄的灯光下,仿佛能穿透纸背。】

【“云孙……”文仪的声音不高,却低沉郑重:“今日所读,‘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段,诵来我听。”】

【文天祥深吸一口寒气,清朗的童音在书房里响起:“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他背诵得流利,一字不差。】

【这是父亲的基本要求——白日所授篇章,入夜必须烂熟于心。】

【然而,文仪并未露出满意之色。待他背完,便沉声问道:“重耳流亡,受野人之土块,初始为何怒,后又为何受?”】

【文天祥略一思索,答道:“初始觉受辱,故怒。听子犯言,知土块象征土地,乃立国之基,故受之。”】

【“仅是如此吗?”文仪的声音更沉了几分,他伸手指向窗外在风中狂舞的竹影,“你听这风声,与昔日北地胡骑呼啸,可有相似?重耳所受之辱,岂止一块土?他所图者,又岂止一国之地?读书,不是记诵字句,是要你置身其中,体会那漂泊、那屈辱、那隐忍,以及那绝境中不曾熄灭的复国之心!”】

【文天祥浑身一震,仿佛有电流穿过脊背。】

【他再次看向竹简上那些古朴的文字,眼前似乎不再是冰冷的墨迹,而是漫天的黄沙,落魄的公子,和那份沉甸甸的、名为“信念”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