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蒙古灭金
书名:《正气歌》。
简介: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没错,写的就是文天祥。
正气歌这个书名,也还是挺有感觉的。
简介,本来打算是用那句家喻户晓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但这句,可是精华。
现在的韩复来不用把最精华的部分放到简介里来吸引读者了。
当然,正气歌的前两句也很精华。
文天祥的诗词流传下来的不多,但他的经历,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还有他家人的结局,都是很值得好好写一写的。
文天祥,和辛弃疾人设有些像,能文能武。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但是,文天祥遇到的是蒙古人,最巅峰时期的蒙古人,只能遗憾收场。
这次,韩复来打算在写文天祥之前,把蒙古灭金的经过交代一下。
文天祥出生的时候,金国就已经被灭了,若是用回忆的方式来写,文天祥没事回忆金国干嘛呢?
不说了,直接开写吧。
【开禧三年,辛弃疾溘然长逝,同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帝国,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称汗之后,并未直接和北方霸主金国开战,而是先后两次进攻西夏,进一步削弱西夏,检验其军事实力,并且确保在未来的对金战争中侧翼的安全。】
【他又派长子术赤率军北上,成功招降了贝加尔湖地区的森林部落,如斡亦剌、不里牙惕等,此举标志着蒙古草原北部疆域的最终统一和巩固,解除了后顾之忧。】
【两年后,成吉思汗再次大规模进攻西夏,大败西夏主力,包围其首都中兴府,最终,西夏襄宗李安全被迫纳女请和,向蒙古称臣,并承诺每年向蒙古纳贡。】
【与西夏的战争,让成吉思汗清楚了了解了蒙古军队攻坚和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西夏的臣服,为蒙古提供了宝贵的物资和战略资源。】
【随后,成吉思汗便正式拒绝向金朝进贡,并公开断绝与金朝的臣属关系。】
【又两年后,成吉思汗登上高山,向长生天祈祷,誓报祖先之仇。】
【成吉思汗曾祖父俺巴孩汗被金朝钉死在木驴上,世代血亲,都被金人残害。】
【建立大蒙古帝国的四年后,成吉思汗正式向金国宣战,开启灭金战争。】
【野狐岭之战,金国集结了超过40万的主力部队,据险防守。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金军主帅完颜承裕的指挥中枢,一举击溃金军主力。】
【此战之后,金朝精锐丧尽,元气大伤,从此转入战略防御。】
【野狐岭大捷后,蒙古军如入无人之境,分兵四出。】
【他们攻破了居庸关,兵临金朝的中都城下。】
【同时,成吉思汗派诸将扫荡河北、山西、山东、辽东等地,极大地破坏了金朝的经济和行政体系。】
【三年后,金宣宗在蒙古军退去后,因中都残破且时刻面临威胁,决定迁都汴京。这致命的战略错误,动摇了民心士气,等于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
【次年,蒙古军轻而易举地攻陷中都,金国在华北的统治体系彻底崩溃。】
【为了弥补被蒙古占领的领土损失,金朝居然采取了“北失南补”的愚蠢策略,发动了对宋朝的战争。】
【这使得金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线作战,极大地消耗了本已衰弱的国力,并且彻底断绝了与南宋联合抗蒙的最后一丝可能。宋朝也从此不再向金输送岁币,并积极与蒙古联络。】
【金国依旧强大,接下来,便是相持的十年。】
【成吉思汗开始专注于西征,将灭金任务交给大将木华黎,封他为“太师国王”。】
【木华黎改变策略,从单纯的屠杀掠夺转为招降纳叛、建立据点。大量汉人军阀归附蒙古,成为攻金的重要力量。】
【十年后,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的途中病逝。】
【窝阔台即位后,执行成吉思汗遗策,发动了灭金的最后一击。】
【窝阔台和三弟拖雷分兵两路进攻汴京。】
【拖雷率右军执行大迂回,从陕西借道宋境,直插金朝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