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的初秋总带着几分清爽的惬意,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落满梧桐叶,踩上去沙沙作响;万宝楼的橱窗里,新到的澳洲红薯与美洲玉米并排陈列,引得百姓频频驻足;凤凰湾港口的海面上,几艘远洋商船正缓缓停靠,船员们扛着货箱,脸上满是远航归来的疲惫与喜悦。陈文瀚刚在商盟议事厅听完马可关于欧洲商路的汇报,便见卡文迪捧着一卷深蓝色的羊皮星图,脚步匆匆走来——星图上用银线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星轨,边缘还贴着几张西洋航海仪器的草图,墨迹尚未完全干透。
“陈帮主!这是我们与欧洲天文学家共同绘制的‘环球星图’!”卡文迪展开星图,指尖沿着银线划过,眼中满是兴奋,“上面标注了南北半球的主要星座与航线坐标,结合西洋的六分仪与时钟,能精准定位船只在远洋中的位置,比之前的航线图误差缩小了九成!只是……”他话锋一转,眉头微微皱起,“欧洲商团的三艘商船,按计划上月中旬就该抵达平阳府,如今却迟迟未到,连信号弹都没传回,怕是在远洋中遇到了危险。”
陈文瀚接过星图,指尖抚过银线绘制的北斗七星,心中一沉。欧洲商团此次运送的不仅有玻璃器皿与钟表,还有一批用于国际农艺学院的西洋温室设备,更重要的是,船上载着十余名欧洲农师,他们要来平阳府交流作物培育技术。“商船失踪多久了?最后一次传回消息是在哪里?”他追问,声音带着几分凝重。
“已失踪二十一日。”卡文迪拿出航海日志,“最后一次传信是在印度洋中部的‘风暴角’附近,当时他们说遇到了小规模的海上漩涡,之后便失去了联系。”
“风暴角”是印度洋着名的危险海域,常年风浪汹涌,暗礁密布,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商船在此沉没。沈知微听闻消息,立刻召集商盟核心成员议事,议事厅内气氛紧张,各国商团首领都面露忧色——欧洲商船失踪不仅关乎货物与人员安全,更可能影响环球商路的信心。
“必须尽快组织搜救队!”苏婉卿率先开口,她曾多次率领江南水勇出海,熟悉远洋航行技巧,“我愿担任搜救队队长,乘坐‘平阳号’前往风暴角,同时协调沿途商盟分舵,扩大搜救范围。”
伊思玛仪也主动请缨:“西域商队在印度洋沿岸有多处贸易站点,我可派人通知各站点,让他们派出小船沿海岸搜救,一旦发现商船踪迹,立刻用信号弹联络。”
姜伯则从农艺学院赶来,带来了一批特制的“海上救生粮”——用玉米、土豆磨成粉,混合蜂蜜制成的压缩饼,保质期长达三个月,还能快速补充体力;钱掌柜也准备了大量的急救药材与淡水净化设备,确保搜救队在远洋中的物资供应。
陈文瀚综合众人建议,迅速制定搜救方案:
1. 主力搜救:由苏婉卿率领“平阳号”及两艘辅助商船,配备西洋望远镜、六分仪、信号弹等设备,从凤凰湾出发,直奔风暴角,沿航线展开地毯式搜救;
2. 沿岸协寻:伊思玛仪协调西域商队及印度洋沿岸商盟分舵,派出小型快船沿东西海岸搜救,重点排查岛屿与海湾,同时在沿途港口设立联络点,接收商船可能发出的求救信号;
3. 后方支援:卡文迪留在平阳府,通过星图与航海日志,模拟商船可能的漂流路线,实时向搜救队传递坐标;沈知微则负责统筹物资,确保搜救队的补给能及时送达沿途联络点;韦小宝则带着“海上救生粮”与糖画,随搜救队同行,负责船员的饮食与士气鼓舞。
出发当日,凤凰湾港口挤满了送行的百姓与商团成员。“平阳号”的船帆上悬挂着商盟的旗帜,船舱内装满了急救物资与淡水,苏婉卿身着深蓝色航海服,手持长剑,站在甲板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的海面。“请大家放心,我们定能找到失踪商船,平安带回所有船员与货物!”她的声音透过海风,传遍整个港口。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平阳号”缓缓驶离凤凰湾,朝着印度洋方向进发。陈文瀚站在码头,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影,心中满是牵挂——远洋搜救风险重重,不仅要面对风浪与暗礁,还要应对未知的海洋生物与突发疾病,他只能默默祈祷,希望搜救队能平安归来。
搜救队航行的前五日,海面风平浪静,“平阳号”按计划抵达第一个联络点——斯里兰卡商盟分舵。分舵负责人告知,尚未发现欧洲商船的踪迹,但在附近海域发现了几块疑似商船残骸的木板。苏婉卿当即决定,沿着残骸漂流的方向,调整搜救路线,向西南方向的岛屿群进发。
第七日午后,海面突然刮起大风,乌云密布,海浪翻滚,“平阳号”的船身剧烈摇晃,部分货箱被海水浸泡。苏婉卿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加固船舱,放下备用风帆,卡文迪则用六分仪密切监测方位,确保船只不会偏离航线。韦小宝虽晕船晕得脸色发白,却依旧强撑着给船员们分发“海上救生粮”与热水:“大家坚持住!等风停了,俺给你们做糖画,甜一甜就不晕了!”
经过一夜的奋战,风浪终于平息。次日清晨,船员们在甲板上发现了一只漂流瓶,瓶内的纸条上用欧洲文字写着:“我们在风暴角遭遇漩涡,船体受损,已漂流至一座无名岛屿,急需救援!”
“找到他们了!”苏婉卿兴奋地喊道,立刻根据纸条上的模糊坐标,结合星图,确定了无名岛屿的大致位置,命令“平阳号”全速前进。
两日后,“平阳号”终于抵达无名岛屿。远远望去,岛屿上隐约能看到几缕炊烟,苏婉卿立刻下令放下小船,带着船员们登岛。岛上的景象让众人既心疼又欣慰——欧洲商船的船体斜插在沙滩上,船帆已被撕破,却依旧能看出曾经的雄伟;船员们在岛上搭建了临时营地,十余名农师围坐在篝火旁,正在整理受损的温室设备图纸;虽然每个人都面带疲惫,衣衫破旧,却无一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