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9章 秦廷抉择,联盟分化(2/2)

这日,楚尘正在受降城巡视,忽然收到白起的密信:“齐国与匈奴暗中达成协议,齐军将从南线进攻瀚国,匈奴则从北线呼应。张良的复韩军被秦军残部牵制,无法北上。”

楚尘将密信递给瀚国国君,后者脸色顿时煞白:“这可如何是好?我军主力都在北线抵御匈奴,南线根本无兵可守!”

楚尘望着城下往来穿梭的匈奴使者,忽然笑道:“我有一计,可让齐军和匈奴人反目。”他附在瀚国国君耳边低语片刻,对方眼中渐渐露出笑意。

三日后,一支楚国商队“误入”匈奴领地,被稽粥的部下抓获。商队首领“惊慌失措”地供出,齐国已与楚国达成密约,待匈奴与瀚国两败俱伤后,便联手瓜分草原。他还“献上”了一封伪造的齐楚盟约,上面盖着仿制的齐国王印。

稽粥将信将疑,派人将盟约送给冒顿。冒顿本就对后胜迟迟不按约定出兵不满,见了盟约顿时怒火中烧:“齐人竟敢戏耍我!”

与此同时,楚尘又命人将匈奴使者与后胜密谈的消息泄露给齐王建。齐王建得知匈奴想趁机吞并齐国的胶东郡,气得大骂冒顿背信弃义,立刻下令终止与匈奴的合作。

当冒顿的骑兵按原计划南下,准备与齐军夹击瀚国时,迎来的却是齐军的弓箭。两国军队在边境大打出手,互相指责对方背信弃义。楚尘则趁机率领楚、瀚联军,对匈奴主力发动突袭,一举收复了云中郡全部失地。

战后,楚尘在受降城举行会盟,邀请了瀚国、复韩军以及周边小国的代表。他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臣服的各国使者,忽然想起出发前看到的春耕景象。或许,用不了多久,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就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受降城会盟后,楚尘返回河东郡,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他将秦国的军功爵制与楚国的世袭制相结合,规定无论是楚人、秦人还是韩人,只要立下军功或缴纳粮食,都能获得爵位和田地。这一政策立刻激起了百姓的热情,不少青年主动参军,各地的粮仓也渐渐充盈起来。

这日,楚尘正在查看新修订的律法,李斯忽然求见。这位前秦国丞相自从归顺楚国后,便一直负责整理秦国旧法。

“国君,臣发现秦国的《田律》中有一条,可借鉴到楚国来。”李斯呈上一卷竹简,“秦国规定,百姓需向官府上报耕种面积和收成,官府根据收成制定赋税。此法若能推行,可避免官吏隐瞒土地,增加国库收入。”

楚尘翻看竹简,点头道:“甚好。你再将楚国的《市律》与秦国的《金布律》结合,制定一套新的商业律法,鼓励各国商人来楚国贸易。”

李斯领命退下后,白起匆匆而入,手中拿着一份战报:“国君,张良的复韩军与秦军残部在颍川大战,秦军主将章邯战死,张良已占领颍川全境。”

“哦?张良倒是有些本事。”楚尘放下竹简,“他有没有派人来请求封赏?”

“派了,他希望国君能正式册封他为韩王,恢复韩国。”白起道,“另外,齐国派使者来,说想与楚国重修旧好,共同夹击赵国。”

楚尘冷笑:“齐王建见我们击败匈奴,又想拉拢我们了。告诉他,要结盟可以,先把后胜交出来。”

白起刚走,李牧的使者便到了。使者带来了瀚国国君的礼物——十匹西域良马,还有一个消息:月氏人派使者来,愿与瀚国、楚国通商,用西域的玉石和香料换取中原的丝绸和铁器。

“月氏人?”楚尘来了兴趣,“他们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月氏人与匈奴是世仇,前几年被冒顿打败,西迁到伊犁河流域。”使者道,“他们说,若楚国愿支持他们反攻匈奴,他们愿年年进贡。”

楚尘走到地图前,指尖划过西域的广袤土地:“告诉月氏人,我们可以通商,但暂时不会出兵助他们反攻。另外,派一支商队跟着月氏使者去西域,探查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道路。”

数月后,楚国的改革初见成效。河东郡的冶铁作坊已能批量制造铁制农具和武器,南阳郡的水稻丰收,粮仓堆得满满的。从西域传来的玉石和香料在临淄、大梁等都城引起轰动,楚国的丝绸和铁器则在西域卖出了高价。

就在楚尘以为可以安心发展时,赵国突然派使者来,说秦国旧将王离

王离率领三万残部占据了上党郡,勾结匈奴余部,扬言要“复秦”,已攻破赵国三座城池。赵国国君恳请楚、瀚、齐三国出兵援助,共讨王离。

楚尘接到消息,立刻召集众将商议。白起拍案道:“王离这是找死!臣愿率军前往,定将他斩于马下!”

李牧也道:“上党郡地势险要,若被王离占据,后患无穷。瀚国愿出兵一万,配合楚军作战。”

正说着,齐国使者也到了,这次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后胜。他皮笑肉不笑地拱手:“楚国君,齐王建愿出兵两万,助各位讨伐王离。只是……齐国军粮不足,还望楚国能支援些粮草。”

楚尘瞥了他一眼,淡淡道:“粮草可以给,但齐国必须派太子监军。另外,后相国若想留在楚营观战,本君也欢迎。”

后胜脸色一变,他哪敢留下,但又不敢违逆,只得硬着头皮应下:“臣……臣遵令。”

五日后,楚、瀚、齐三国联军在上党郡边境会师。王离得知三国联军来袭,并不畏惧,他派使者给楚尘送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楚尘匹夫,夺我秦国故地,害我宗室,此仇不共戴天!若敢来战,定让你有来无回!”

楚尘看罢,将信扔在地上,冷笑道:“不知死活。”

次日,两军在长平展开激战。王离沿用秦军旧法,布下鱼鳞阵,士兵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戟,如同一堵移动的铁墙。匈奴骑兵则在两翼游弋,随时准备包抄。

白起见状,对楚尘道:“国君,王离这阵看似坚固,实则中间薄弱。臣愿率五千精兵冲击中军,撕开一道口子!”

楚尘点头:“好。李牧将军,烦请你率骑兵牵制匈奴两翼,不要让他们靠近中军。”

“没问题!”李牧翻身上马,瀚国骑兵如一阵风般冲向匈奴人。

齐军则在一旁列阵,后胜站在阵后,嘴上喊着“杀啊”,脚却往后挪了挪。

白起率领五千精兵,如一把尖刀直插秦军中军。秦军的长戟阵果然厉害,楚军士兵冲上去,不少人被长戟刺穿,血流不止。但楚军士兵悍不畏死,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白起一马当先,手中长剑挥舞,将秦军的长戟砍断数柄,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

“王离,出来受死!”白起大吼。

王离在阵中见状,亲自提枪出战。两人战在一处,枪来剑往,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匈奴骑兵突破了李牧的防线,朝着楚军侧翼冲来。楚尘早有准备,下令:“投石车,瞄准匈奴骑兵!”

数十枚石弹呼啸着砸向匈奴人,顿时人仰马翻,阵型大乱。李牧趁机率军杀回,匈奴人腹背受敌,只得撤退。

王离见匈奴人败退,心中一慌,被白起抓住破绽,一剑挑落马下。秦军见主将被擒,顿时溃散。

齐军见楚军大获全胜,后胜才假惺惺地率军冲上来,抢了些秦军的旗帜,说是齐军斩杀的。

此战,联军大获全胜,斩杀秦军一万余人,俘虏王离及残部两万余人。楚尘下令将王离押往咸阳旧址斩首示众,震慑秦国残余势力。

庆功宴上,后胜举杯道:“楚国君英明神武,白起将军勇冠三军,此战大捷,全赖楚国之力!”

楚尘淡淡一笑,没接他的话,转而对李牧道:“李牧将军,匈奴人虽退,但并未走远。我们不如趁胜追击,彻底打服他们,如何?”

李牧眼睛一亮:“好主意!瀚国愿与楚国同进退!”

后胜一听要追击匈奴,脸都白了,连忙道:“楚国君,齐国军粮告罄,怕是不能随行了。臣这就回国催粮,随后就来支援!”说罢,连夜带着齐军溜了。

楚尘看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半月后,楚、瀚联军深入草原,在狼居胥山与匈奴主力展开决战。冒顿没想到楚军敢深入草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白起和李牧配合默契,白起率军正面强攻,李牧则率骑兵绕到匈奴后方,烧了他们的帐篷和粮草。

匈奴人军心大乱,冒顿在乱军中中了一箭,仓皇北逃。楚尘率军一直追到北海(贝加尔湖),才下令班师。

回师途中,李牧感慨道:“楚兄,此次若不是楚国的投石车和铁制武器,我们未必能胜。楚国的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

楚尘望着草原上渐渐枯黄的草,沉声道:“强则强矣,但天下未定,还不能松懈。”

回到河东郡,楚尘收到消息,张良已在颍川正式复国,自称韩王,派使者来表示臣服。齐王建则在国内大肆宣扬是齐国“助楚灭秦”,还扣押了楚国的商队,想要独占与西域的贸易。

“齐王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白起怒道,“国君,臣愿率军伐齐,活捉后胜!”

楚尘摇摇头:“时机未到。齐国地处海滨,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强行攻打只会损兵折将。我们先稳住韩、赵,再联合瀚国,断绝齐国与西域的商路,让他自乱阵脚。”

果然,没过多久,齐国就因为断了西域的香料和玉石来源,国内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后胜为了搜刮钱财,又加重了赋税,导致多地爆发起义。

齐王建这才慌了,连忙派使者来赔罪,释放了楚国商队,还送来了大量黄金。

楚尘看着送来的黄金,对使者道:“回去告诉齐王建,想要恢复通商可以,但必须答应两个条件:一是割让济西郡,二是将后胜交出来。”

齐王建舍不得济西郡,更不敢交后胜,此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转眼到了冬天,黄河结了冰。楚尘站在河边,望着冰层下缓缓流动的河水,对身边的李斯道:“李斯,你说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像这黄河一样,看似平静,实则奔腾不息,滋养万物?”

李斯拱手道:“国君推行新法,善待百姓,又威服四邻,假以时日,必能统一天下,开创盛世。”

楚尘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统一天下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一步一步走下去。无论是齐国的算计,还是匈奴的威胁,都无法阻挡他的脚步。

(未完待续……)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