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阿文师兄,早上好呀!” 阿芷一边打招呼,一边将竹篮放在石桌上,“我娘今天早上蒸了馒头,我特意多带了几个,等会儿阿青来了,我们一起吃。” 她的声音清脆活泼,像清晨的鸟鸣,瞬间让医馆里的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苏瑶笑着接过阿芷递来的馒头,咬了一口,温热的馒头带着淡淡的麦香,口感松软。“你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比外面铺子卖的馒头好吃多了。” 苏瑶说道。
阿芷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那是当然!我娘说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学医,所以每天都给我做很多好吃的。” 说着,她看向坐在一旁的阿文,发现阿文还在盯着木简看,便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师兄,先别看书了,吃个馒头垫垫肚子吧,等会儿阿青来了,我们还要跟师傅学新手法呢。”
阿文抬起头,接过阿芷递来的馒头,咬了一口,然后指着木简上的文字说:“我刚才在琢磨‘开天门’的力度,总觉得自己推的时候,力度不均匀,你昨天看师傅示范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师傅的手腕是怎么动的?”
阿芷在阿文身边坐下,拿起木简看了看,然后回忆道:“我记得师傅当时手腕很放松,推动的时候,拇指指腹始终贴在皮肤上,没有离开过。而且师傅推的时候,胳膊是自然下垂的,没有用蛮力。” 说着,她伸出右手,模仿苏瑶的动作,在自己的额头上轻轻推动:“你看,是不是这样?手腕要跟着拇指的动作轻轻转动,这样力度才会均匀。”
阿文看着阿芷的动作,点了点头,然后也伸出手,跟着模仿起来。这一次,他特意放松手腕,让拇指指腹紧紧贴在皮肤上,缓缓向上推动。推了几次后,他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好像有点感觉了,刚才我太用力了,手腕也太僵硬,所以力度才不均匀。”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医馆门口传来了阿青的声音:“师傅,师兄,师姐,我来啦!”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阿青背着一个药篓,快步走了进来。阿青今天起得很早,特意去后山采了些新鲜的薄荷和金银花 —— 这些都是夏天常用的药材,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消炎止痛。
“阿青,你来得正好,快过来吃馒头,吃完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 苏瑶笑着说道。
阿青放下药篓,走到石桌旁,拿起一个馒头,一边吃一边说:“师傅,我刚才在后山看到一片特别好的薄荷,长得又嫩又绿,等会儿学习结束,我再去采一些回来,晾干了放在药柜里,夏天给患者泡水喝,肯定很舒服。”
苏瑶点了点头:“好啊,不过要注意安全,后山有些地方路不好走,别摔着了。”
阿青笑着答应:“放心吧师傅,我都走熟了,不会有事的。”
很快,三个弟子就吃完了馒头。苏瑶将石桌上的竹篮收拾好,然后对三个弟子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拿手法,昨天教了你们‘开天门’,今天我们学‘推坎宫’。‘推坎宫’和‘开天门’一样,都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用于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说着,她走到竹榻旁,示意阿文躺在上面:“阿文,你先来当模特,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阿文听话地躺在竹榻上,闭上眼睛。苏瑶走到竹榻旁,伸出双手,拇指指腹轻轻放在阿文的眉头处,然后对三个弟子说:“‘推坎宫’是从眉头沿眉弓向眉梢推,每次推三十至五十次。推的时候,拇指指腹要贴紧皮肤,力度要均匀,速度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说着,她的拇指缓缓向眉梢推动,动作轻柔却不失力度。
三个弟子围在竹榻旁,睁大眼睛认真看着。阿芷一边看,一边在自己的手上模仿苏瑶的动作;阿青则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一边记录一边小声念着:“从眉头沿眉弓向眉梢推,三十至五十次,力度均匀……”;阿文躺在竹榻上,感受着苏瑶拇指的触感,不时点头,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师弟师妹:“师傅的力度很柔和,推的时候一点都不疼,反而觉得很舒服,眉骨这里的酸胀感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