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火种不靠风,靠的是谁都不信的那口气(2/2)

他默然良久,最终还是没有提起“补碑”之事。

返程时,他特意绕道扬州,将一块损毁的铜尺残片悄悄放入了“六郎团”的账房箱底——那是他曾经收缴的“违制工具”。

而远在汴州,刺史之女杜君卿也正在为炭价异动的事情而奔波。

她发现,北方多县的炭价出现了异常波动,怀疑有豪户在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这群蛀虫!真是该死!”杜君卿咬牙切齿地说道。

她立刻发动了自己建立的“童约监督网”,让各地持证的“火导”孩童在修灶的时候,顺手填写一份“炭票流向图”。

这份图表详细记录了哪日领炭、几斤、是否潮湿、里正签字真伪等信息。

短短十天之内,杜君卿就收到了三千余份“炭票流向图”。

她将这些数据交给自己的贴身丫鬟阿阮,让她用蜡盘叠印比对,最终绘制出一张覆盖五道的“黑市链图”。

“哼!看你们这次往哪里跑!”杜君卿冷笑一声,将这张“黑市链图”缩绘成《寒区取暖九问》,附在自己编写的《童注本》

其中第七问:“你家炭是不是总比邻村晚三天?”

百姓们看到这个问题,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那些囤积居奇的豪户,为了牟取暴利,故意拖延配给的时间,导致一些地方的百姓无法及时取暖。

愤怒的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拒收延迟配给的木炭。

那些囤积居奇的豪户见状,不得不降价抛售。

“哈哈!这下看你们还怎么嚣张!”杜君卿得意地笑了。

与此同时,长安西市的铁匠周哑子,也发现了一批炉芯合金成分异常。

这批合金容易产生裂纹,一旦使用不当,很可能引发火灾。

周哑子无法言语,便用特制的锤击节奏通知了“手语哨站”,又用铜片压印出微观裂痕图,托商队送往终南山韦素柔处。

韦素柔触摸到铜片上的裂痕,立刻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她立刻联动窦红线,两人合拟了一份《隐性爆燃预警十三条》,通过“震动铃+口诀歌”双通道发布。

数日后,一名洛阳工匠依歌谣检查自家炉具,果然发现内壁微裂,避免了一场事故。

消息传开,百姓们纷纷称赞道:“真是哑巴报险,瞎子救命啊!”

各方各面,各司其职,一场由李承乾无意间引发的“无图重建”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当所有的信息汇集到终南山时,李承乾只是微微一笑,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转身走进屋内,从书架上取出一封信,展开,信上只有一句话:岭南急报,请殿下定夺。

李承乾看完信,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火焰一点点吞噬着纸张,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

“定夺?呵呵……”他低声自语着,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殿下,晚膳已经备好了。”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门口,淡淡地说道:“端进来吧。”

李承乾看着信件燃成灰烬,脸上那抹笑容玩味至极。

一句“岭南急报”,足够他玩一出大的。

无图重建搞得轰轰烈烈?

很好,但技术这玩意儿,得握在最靠谱的人手里。

岭南“无图重建”全境报告送达,李承乾连个“阅”字都没赏,直接下令:所有原始技术档案,副本,统统销毁!

只留下《民用字源》和那本破破烂烂的《五感技典》——刻板印刷,人手一份。

当夜,暴雨倾盆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屋檐上,震耳欲聋。

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震天巨响,山洪暴发,冲毁了通往李承乾居所的唯一栈道。

“殿下!这…这可如何是好?快…快去叫飞骑营!”侍从吓得面如土色,语无伦次。

李承乾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他走到书案前,取出随身携带的炭纸本,借着微弱的烛光,一笔一划地写下一行字: “若火真灭了,他们会重新画出来。”

窗外雷声滚滚,暴雨如注,天地间一片混沌。

突然,远处村落里,一盏盏灯火接连亮起。

那是孩子们正冒着大雨,用防水油布覆在墙上,就着灯光,一笔一划,重绘“雪夜应急图”。

李承乾放下炭笔,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嘴角微微上扬。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殿下,柳奭大人求见,说是……童约干政,有伤风化……”门外,传来了侍从犹豫的声音。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