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4章 赵宋阵容,呼家将 武德司(2/2)

并且呼延平与杨二郎、雄阔海等猛将一样,也曾有过力举千斤闸的壮举,不过相比其他人,他的表现更加突出!

别人是站在城门下,用力托举从城门上缓缓放下的千斤闸,他举的千斤闸门是已经完全被放下了——他是先将千斤闸拉起,再将它高举过顶,这难度比直接托举可要难太多了。

话说呼延平当时是与兄弟呼延庆一起冲到城门口的,面对已经完全放下的千斤闸门,呼延庆先过去拉了一下,只拉起了一点点,就拉不动了。

换呼延平来拉,他不仅成功将其拉起并举起,还坚持到所有的人都通过城门之后,他才放下千斤闸,并且全身而退。

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在演义中,成功托举千斤闸门的高手不少,像前面提到过的杨家将中的杨二郎、隋唐演义中的雄阔海,还有大明英烈中的常遇春、东汉演义里的王伦等猛将,都有过这一壮举。

但像呼延平这样——能将已经完全放下的千斤闸门重新拉起,再举高高,然后坚持到所人安全脱身,他自己还能全身而退的,就只有呼延平自己了。

而最靠里的位置,坐着个沉默的汉子,正是被植入为石守信弟弟的后晋儿皇帝石敬瑭。

他穿着与石守信同款的黑色战袍,却比石守信矮半个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垂着眼盯着自己的靴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环首刀的刀柄。

他身后站着刘知远、安重荣、张敬达、桑维翰四人,都是他从旧部里带来的亲信,一个个腰背挺得笔直,却也学着石敬瑭的样子,不声不响,像是帐里的影子。

“诸位,这靖边城,咱们还打不打?”

赵匡胤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半个月来他几乎没合过眼,嗓子早就被寒风和烟火熏得不成样子。

“这城是山石砌的,火油烧不动,撞木撞不开,公孙阳那对百斤金锤,砸了三天也只在城门上砸出个小坑,再这么耗下去,弟兄们的士气都快磨没了。”

他伸手点在舆图上“靖边城”三个字上。

“将军,不是弟兄们不卖力,实在是这靖边城太难啃!海无量那老小子把滚木礌石堆得跟小山似的,咱们的人刚爬到云梯中间,就被砸得像下饺子似的往下掉。”

石守信率先接话,他性子最急,嗓门也大。

“将军,粮草也快跟不上了,咱们从阳武关过来时带的粮草,本就只够支撑一个月,这半月攻城损耗太大,现在剩下的粮草,最多还能撑十日。”

王审琦跟着点头,他负责督运粮草,比旁人更清楚军中的难处。

帐内静了下来,只有青铜灯的灯花“啪”地爆了一声。

“大哥,方才武德司的密探传来消息,定朔城那边……赵风云将军的两万偏师,败了。”

赵光义见没人说话,清了清嗓子,把手里的竹简往前递了递。

武德司也就是曾经历史上宋朝皇城司的前身,宋代的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武德司起于五代,其名称出现可上溯至五代后唐:“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之以腹心之任,都府之中,威福自我,正言以下,皆胁肩低首,曲事不暇…”;至后汉隐帝诛杀权臣,“乾祐末,隐帝用武德使李业等谋,诛大臣杨弅等…”

武德使为皇帝爪牙,权柄甚重,牵制“宿卫诸将”和枢密院,宋承后周,太祖幕府旧僚王仁赡“授武德使”“上尝遣武德卒潜察远方事”。

王仁瞻之后,武德使先后由刘知信和王继恩出任,皆“戚里致贵,尤被亲任,中外践历,最为旧故”。

人称“太祖采听明远,每边阃之事,纤悉必知”,多赖武德司刺探之功。

而如今的这个武德司乃是赵匡胤与赵光义等人暗地里组建的一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报机构。

虽然还未发展壮大起来,目前的活动区域也仅限于北疆这一亩三分地,但是对如今的赵匡胤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了。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