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卫中华放弃了一切任务,无论是周处长想交给他办的还是倭魂塔的支线任务。
因为他要确保熊先生和延安的真正“融洽”,等待这位清华大才子完全适应延安的工作生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
在这期间,他甘愿做起了跑腿工作,对熊先生有求必应,无私奉献——
购买炸药原料,各种各样的科研工具,所有费用他自己一力承担。
把倭魂塔库存里熊先生需要的东西全都无条件赠予他,包括他从许愿池置换出来的各种电讯设备和图纸,SOHG手雷和RG—60TB型手雷,C4定时塑胶炸药,各种武器样本等等……
来回平津、冀中战区和延安之间十几趟,期间还和德高望重的叶老见了一面,按熊先生的要求帮他顺利带回了三十几个优秀的平津学子。
为了达到进一步保护魏先生的目的,他甚至跟中央提出了申请——从1939年5月起,熊先生的工资由他个人负责,不需要中共财政局负担分毫。
一个月一根金条,他来负责到底。
所有这一切都是他心甘情愿做的。
因为他很清楚,待到1949年,到时候刚成立的新中国将会面临两个大难题——
一是经济问题。
二是人才问题。
至于其他诸如粮食短缺问题,人口问题,苏美问题,自然灾害等等,中共领导下的新中国都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解决的。
这些,根本不是他个人能解决的,而且要想在这些问题里达成自己的“助力”,目前他还没找到办法,没有任何头绪。
但是经济问题和人才问题……他已经想到办法了,也能达成自己的“助力”,并且已经在做了!
经济问题,除了倭魂塔的日常储金,从鬼子手里夺回更多财富,他自己还有别的计划,只是还没到实施的时候。
至于人才问题,他现在所做的一切,绝大部分都是在为人才问题提前布局。
无论是林楠秋的终极任务,救熊先生,贡献自己从倭魂塔得到的一切先进东西,以及之后会做的一些任务……都是为了未来新中国的人才问题布局!
他坚信——现在不断做下点滴“助力”,日后必将得到涌泉之报,祖国也必会在将来崛起之路中百倍受益,福报不断!
……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卫中华恐怕还会继续在延安待下去,密切盯着熊先生,但刚过5月中旬,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却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延安。
林楠秋那边,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着,悄无声息地蔓延布局着。
从接受终极任务的那天起,其实林楠秋和卫中华之间的联系就从来没有断过。
几个月以来,他俩保持着一天至少一个电话的沟通,这种沟通通常是在深夜,因为深夜……永远是最安全的时间。
但今天的这个电话却有些非同寻常。
……
5月18日傍晚时分,旧礼堂二楼,卫中华倚坐在木围栏上,正悠闲地抽着烟,看着下方李院长和熊先生等十几个人围着被拆得零零碎碎的AR—88宽覆盖通信接收机低声探讨着什么。
柳晴可没他这么懒散,求知欲极强她就站在熊先生身后,正一脸专注地倾耳聆听着。
突然,裤袋里传来一阵阵震动。
卫中华掏出手机一看,赫然是林楠秋的来电。
这个点,她怎么会打电话来?
很反常……
他眉头微微一皱,直接挂断了电话,翻身下围栏,快步朝楼下走去了。
这是他和林楠秋之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