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如此之大,如此之近,让人无法忽视,显然是有大队的人马正从这里经过。
平安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他定睛一看,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招展,大队的骑兵和步卒如潮水般涌来。
粗略估计一下,这队伍的规模之大,竟然有成千的骑兵和上万的步卒!
平安心中一惊,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支本地的军队,也许是有什么紧急任务。
他的好奇心被瞬间激发,刚想自告奋勇地跑上前去打探一下消息,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回来,你现在要去哪?”声音来自秦王朱樉。
平安连忙转身,看着秦王,解释道:“我去打探一下消息啊!看看这是哪支军队,要去哪里。”
秦王皱起眉头,反问道:“咱们是京城来的客军,此行的目的是替太子爷拜访蜀王,你跑去打探本地卫所的军事行动,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明摆着告诉别人,你的目的不单纯啊!”
平安听了秦王的话,如醍醐灌顶,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有些鲁莽。
根据大明的军规,各地卫所分别隶属五军都督府,而四川、贵州、陕西、广西等地的卫所都隶属于右军都督府。
如果他贸然去打探消息,很可能会引起别人怀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给他们的行动增加不利的影响。
平安作为新府军前卫指挥使,按常理来说,他应该隶属于中军都督府。
然而,在明朝时期,各都督府之间的将领是严禁私自往来的。
可平安这个来自京城的勋贵,却偏偏跑去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无疑是违反了规定。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这种行为可是相当危险的。
别人没有把他当成奸细给抓起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
当然,这里有一个例外情况,那就是奉命出征的官军和地方上的番兵。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番兵并不属于明军的编制。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朝廷特别喜欢征调广西狼兵去剿贼和防御倭寇的原因所在。
毕竟,他们是番兵,是客军,与明军的关系相对较为松散,不用担心武将拥兵自重,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此时的平安显然有些慌了神,他一边挠着头,一边满脸焦急地向朱樉问道:“王爷,那我们现在该咋办呢?”
朱樉倒是显得颇为镇定,他沉思片刻后回答道:“这支人马行色匆匆,路过驿站时甚至都没有片刻的停歇,想必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所以,接下来,咱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平安点了下头,表示明白。
通常情况下,除了遇到需要紧急行军的特殊情况外,路过驿站时,队伍都会停下来进行休整。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士兵们养精蓄锐,恢复体力;二是临时补充给养,确保队伍能够继续顺利前行。
然而,刚才看到的这支人马显然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