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叶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认真的面庞。
朱标显然还沉浸在昨日叶凡描绘的宏伟蓝图里,脸上带着思索和一丝迫不及待。
“老师,”
朱标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郑重。
“昨日您提及组建科学院,以及那石油、蒸汽船、沥青路等诸多设想,学生回去后,反复思量了一整天,越想越觉得其中蕴含着我大明强盛之机,心中实在难以平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学生今日还特意去了龙江船厂,召见了那些负责营造宝船的大匠师。”
“我将老师所言那蒸汽之力驱动巨舰的构想,与他们说了说。”
朱标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那些匠师,都是世代造船的能手,经验丰富。”
“他们听了我转述的原理,虽觉新奇,也表示若能实现,确实是翻天覆地之变。”
“但……具体该如何造那蒸汽机,如何将其与巨舰结合,他们却是面面相觑,毫无头绪。”
“直言此等巧夺天工之物,非凭现有技艺所能揣度。”
叶凡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仿佛早已料到会如此。
他悠闲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淡淡道。
“此事,我早就想到了。”
“空谈理论,终究隔了一层。”
“没有实物参照,任凭匠师们经验再丰富,也难以凭空想象出那等精密的机器。”
说着,他随手拿起放在书案一角的那艘下午刚在河边试航成功的小蒸汽船模型,递到了朱标面前。
“殿下,你将此物带回去,交给那些匠师们。”
朱标的目光瞬间被那艘造型奇特的小木船吸引,他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入手颇有些分量。
看着那小小的铁皮锅炉,细长的烟囱和精巧的传动结构。
他虽未亲眼所见其航行,但此刻拿在手中,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与众不同的力量!
“老师,这是……?”
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猜测。
“这便是依照蒸汽原理,造出来的一个小玩意儿。”
叶凡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虽小,但五脏俱全。”
“锅炉、气缸、传动……”
“基本原理皆在其中!”
“让那些匠师们拆开细细研究,反复揣摩。”
“有此实物作为参照,以他们的手艺和智慧,举一反三,慢慢摸索放大制造之法,总比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
朱标闻言,大喜过望!
他捧着那艘小船,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激动得手指都有些微微颤抖!
“多谢老师!”
“有此物在,学生相信,假以时日,我大明定能造出那真正的蒸汽铁船!”
他珍而重之地将小船放在身旁的茶几上,仿佛怕碰坏了一般。
随即,他眼中闪烁着更加明亮的光芒,看向叶凡,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
“老师,学生还有一个想法。”
“如今新都尚未迁成,那等庞大的蒸汽铁船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建成。”
“学生思忖着,是否可以趁着这个空档,先行着手,组建一支特殊的船队?”
他详细阐述道。
“这支船队,可由朝廷与民间实力雄厚,富有冒险精神的商贾联合组建!”
“朝廷出政策,给予庇护,甚至可以提供部分旧式改良的舰船。”
“商贾出资金、出人手、出货物。”
“待船队组建完毕,便可扬帆出海,一方面探索老师所言那海外诸多未曾记载的陆地,物产。”
“另一方面,亦可重开,扩大海上贸易,将我大明之物产远销海外,同时换取异域奇珍与…金银!”
他的语气越来越兴奋!
仿佛已经看到了千帆竞发,沟通四海的盛况。
“如此,既可充盈国库,又可开阔眼界,更可为将来我大明的蒸汽铁船舰队,摸索航路,积累经验!”
“老师以为如何?”
叶凡听着朱标的规划,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这位太子,不仅能接受新事物,更有将其付诸实践的魄力和长远眼光。
他点了点头,肯定道。
“殿下此议,甚好!”
“海上商路,确实是未来强国富民之关键。”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带着深远的考量!
“不过,殿下,商队出海,利益巨大,必然引得四方觊觎。”
“茫茫大海,不仅有风浪之险,更有海盗,乃至其他心怀叵测的势力威胁。”
“一支没有强大武力保护的商队,无异于肥羊入狼群。”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标,提出了至关重要的补充。
“故而,在臣看来,殿下在组建这支商队的同时,更应当未雨绸缪,着手招募组建一支全新的强大水师!”
“一支不仅仅满足于近海防御,更能远涉重洋,为我大明商船保驾护航,更能主动出击,扫清海患,扬威于万里波涛之上的强大水师!”
叶凡的声音带着一种铿锵之力。
“商队,如同伸出的触角,探索财富!”
“而水师,则是紧握的拳头,捍卫利益,震慑四方!”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唯有手握强兵,方能确保这海上通衢,真正为我大明所用,而非为他人做嫁衣!”
“水师……强大的水师……”
朱标喃喃自语,叶凡的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