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78章 遭人围观(1/2)

看着秦安那顶着一头灰白“鸡窝”、满脸锅底灰和皱纹、脸颊上还粘着一颗摇摇欲坠的“长毛痣”的滑稽样子,一旁的扎西先是瞪大了眼睛,随即赶紧用手死死捂住嘴巴,肩膀因为强忍笑意而不停地抖动,整张脸憋得通红。

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忍住,猛地松开手,捂着肚子爆发出了一阵洪亮而酣畅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大、大安兄弟……对、对不起……我实在忍不住了!你、你这副尊容……也太、太滑稽了吧!哈哈哈!”

他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飙了出来。

秦安却对扎西的爆笑不以为意,反而对着水缸里那模糊的倒影,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甚至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捋了捋那用草根和头发粘成的、颤巍巍的假胡须,用一种刻意模仿的老成腔调说道:

“嗯,不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越是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滑稽,就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叫‘辨识度’。

没准用不了几天,整个圣城就会传开,说街上来了个相貌奇特、却可能‘妙手回春’的古怪郎中。”

“是是是!大安兄弟,哦不,老神医!您这番模样,的确、的确很有那种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老郎中的‘派头’!”

扎西好不容易止住笑,揉着笑痛的肚子,一本正经地竖起大拇指附和道,只是那微微抽搐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想笑的冲动。

“好了,不闹了,都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准时出发!”

秦安挥了挥手,结束了这场小小的“造型鉴赏会”。

第二天早晨,圣城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奇特身影,出现在了人流之中,立刻吸引了几乎所有路人的目光,引发了阵阵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

“快看!那边……那是个什么?乞丐吗?咱们圣城可是有好多年没见过乞丐了!”

一个挎着菜篮的妇人惊讶地掩着嘴,对同伴说道。

“是啊,瞧着真可怜!瞧那衣服破的,头发乱的,脸上脏的……怕是家里遭了多大的难,才沦落到这步田地?”

她的同伴附和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怜悯和好奇。

“可不是嘛!咱们圣城规矩严,家家有营生,但凡有把子力气,谁愿意上街丢这个人?恐怕真是走投无路了。”

另一个路过的老者捋着胡子感叹道。

由于圣城特殊的管理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城内几乎实现了“无乞丐化”。

即便是像扎西那样彻底破产、只能栖身祖祠的人,也宁愿靠着偷偷摸摸或朋友的接济度日,绝不会放下尊严伸手乞讨。

圣城居民骨子里有一种深入骨髓的“面子”观念,宁愿默默忍受贫苦,甚至饿死,也绝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行乞。

历史上并非没有尝试乞讨者,但圣城居民普遍对此表现冷漠,无人施舍,最终那些乞讨者结局凄惨。

自此之后,“乞丐”这个身份,在圣城几乎绝迹。

因此,当秦安以这副“经典”乞丐造型出现时,所引起的轰动和关注度,远超他之前的预料。

他简直成了一个移动的“奇观”。

而这位被众人指认为“乞丐”的,正是精心乔装后的秦安。

只见他身穿那件故意弄脏、扯破的粗布长衫,顶着一头沾满草灰、蓬乱如麻的“花白”头发,脸上是精心涂抹的锅底灰和“皱纹”,左侧脸颊那颗带着“长毛”的泥痣格外显眼。

然而,他与真正乞丐唯一的不同,在于他手中的“行头”——他右手高举着一根竹竿,竿头挑着一面略显陈旧的布幡,上面用歪歪扭扭却清晰可辨的字迹写着“悬壶济世”四个大字。

左腰间,还挂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黄皮葫芦,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

秦安在最为繁华的闹市区域缓缓而行,几乎是享受着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他对此浑不在意,反而微微昂着头,用一种不高不低、带着几分沙哑的嗓音,反复吟诵着:

“悬——壶——济——世——咯——!专治疑难杂症——!”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绸缎面料、但款式略显俗气、眼神轻浮的年轻男子,带着两个跟班,大摇大摆地挡在了秦安面前,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和优越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