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白栾和克劳克影业达成了合作。
直到合同签好了,皮斯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他想不通,真想不通。
从对方和自己阐述的那些概念、设想、剧本就能看出对方想要做出的作品质量极高。
这种情况下,匹诺康尼的各家影业能为了抢合作机会,打得脑子都飞出来。
而且这不是最离谱的。
最离谱的是……
对方不仅带来了创作需要的剧本和创意,还带来了最重要的资金。
从头到尾,皮斯都想不明白,白栾找克劳克影业干什么?
不是克劳克影业什么作用也没有,而是随随便便找一个其他影业都能比克劳克影业做的更好。
老实,皮斯都感觉克劳克影业在和白栾的这次合作中,起到的最大作用是——没它开不了这局游戏。
除此之外,皮斯真找不到任何更加贴切且合适的形容词了。
然而,白栾给他们带来的震惊到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签订了合同之后,白栾飞速投入了制作当中。
皮斯就没见过这么能干的人,也没见过方案给这么详细的甲方。
每一帧的画面需求,都详细到和看过一遍成品然后跟他们复述一样。
甚至能制作出草稿,来给给他们示意。
然后最离谱的是,他们发现《钟表子》和《猫和老鼠》的画风极其的相似。
创作起来极其的顺手。
但即便这样,制作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主要原因,在于白栾对画面质量要求极高,要求每一帧都是手绘,而且画面达不到效果,就会立刻被打回去,重画。
一开始,画师们对此颇有意见,但等白栾自己上手,画出一段质量完全吊打他们的片段之后,他们就不吱声了。
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发现,这个剧本很不简单呐。
幽默风趣的同时,还不缺深度,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感想。
明明几乎没什么台词,却能让看得人津津有味。
老少皆宜这四个字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太难了。
这时候他们理解了白栾。
极高的要求,是为了创作一部极佳的作品。
这让克劳克影业全体工作成员,都有一股他们正在创造另一部钟表子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这些画师们打了鸡血一样的工作。
这种风气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总结了——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无法自拔了。
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创作一部,几乎能载入匹诺康尼史册的影片。
他们没有生在钟表匠的时代,回顾历史,只能羡慕那些与钟表匠一起创作出《钟表子》的画师们。
而现在……
他们迎来了自己的钟表匠和钟表子。
当一份机会摆在自己面前,他们必须思索这是否是他们此生仅有的机会。
所以,为了这部艺术品,他们拼尽全力了。
付出一切努力,做到极致,只为了这部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时候,是它最完美姿态!
不会有比此时更好的机会了!
一集猫和老鼠,约七八分钟。
一秒播放24帧,即便采用一拍二(一帧画面拍两次)的手法,短短的七八分钟,也需要五千多帧的画面。
画出这五千多帧的画面,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至少要远比那七八分钟长得多。
在鸡血式疯狂加班,热情拉满的情况下,画师们累了休息,休息完了立刻接着画,并采用各种先进技术之后,没日没夜的肝了将近一个星期之后,才肝出来一集猫和老鼠。
这其中最猛的就是白栾。
皮斯到最后都以为白栾是什么披着人皮的机器人。
太可怕了这人,怎么能有人画的又快又好产量还这么稳定的?
这基本功硬的能直接去砍树了吧?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能整出一部《猫和老鼠》已经够离谱了,他还能在休息闲聊的时候,源源不断的输出新点子和新主意。
什么《大力水手》、《兔八哥》这些随口一的影片,都感觉很值得一做。
除了这些之外,他也不止局限于舒适圈,积极鼓励克劳克影业跨出舒适区,去做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的作品。
什么3D电影《飞屋历险记》、《机器人总动员》、《功夫熊猫》……
采用更为现代技术制作放送的《赛博朋克2077:边缘行者》、《赛马娘》……
一个影业最怕的,就是点子枯竭,跟不上时代,做不成新的高质量作品,只能年复一年的吃老本。
但白栾来了之后……
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第一次出现了产量完全跟不上创意的情况!
这还是白栾保持高强度工作的情况下,顺手做的。
就这样的情况下,60%的进程还都是白栾一个推的。
他们一整个团队,加起来,才凑齐了剩下的40%。
然后这还不是结束,在样片制作完成了之后,白栾又出了自己的想法。
用交响乐来为这部短片配音。
交!响!乐!
皮斯这辈子没见过有人用交响乐来给动画短片配音的。
效果好归好……
但成本也爆炸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