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凶手根本就没处理过脚印。”
“那么为什么,他走过去的时候没有留下脚印,反倒在窗口下留下了这么深的脚印。”
白雪陷入沉思,琢磨着杨同新提出的问题。
几分钟后,白雪开口道:“会不会,是凶手走过去的时候很小心,所以走路的时候没留下脚印。”
杨同新摇头:“不可能!”
“这又回到了之前那个问题。”
“既然他会很小心不留下脚印,那么窗台底下的这对脚印也不该出现。”
白雪摇头问道:“那是什么原因?”
杨同新将烟头掐灭,一脸严肃道:“很简单,之前我们分析出来的答案有问题。”
“之前我们通过凶手的脚印大小,判断出来他身高有一米八几。”
“这是没有问题的。”
“脚的大小,确实和身高有一定比例。”
“而后我们又根据脚印的深度,判断出来这人的体重超过二百,甚至有可能会接近三百斤。”
“你想象一下,这样的人会有多胖。”
“别说是在当时那种物质匮乏的年代,哪怕就是在现如今生活条件变好,老百姓不再吃不饱饭的时代。”
“甚至是可以吃的很好的条件下,又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这种体重?”
“你可以到大街上去瞧一瞧,胖子虽然不少,但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胖的人。”
“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二十年前,可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胖的人出现?”
白雪愣了一下,忽然用力点了点头。
“杨科长,你说的对。”
“可是这就没办法解释,留下的这对脚印为什么会这么深?”
杨同新重新抽出一支烟:“不是没办法解释,而是很好解释。”
“就是这个人,曾经不止一次站在肖玉强家北面窗户
“如果这个人多次踩在同一个位置,甚至是时间跨度多达几天,每天都会过来在这个位置站一阵。”
“想留下这么深的脚印,也不是不可能。”
白雪一脸疑惑问道:“那他为什么要多次出现在肖玉强家窗户
杨同新一脸严肃,伸出两根手指:“踩点!”
“他在为他即将要做的事情,查看情况。”
“只要摸清楚了肖玉强一家的生活规律,他便会采取他的违法行为。”
闻言。
白雪恍然大悟。
果然,还是杨科长的这个说法更符合逻辑。
白雪正要在问什么?
董春风却风风火火的走进办公室。
他也完成了任务,着急忙慌的赶了回来。
他接了一杯水,才坐到杨同新对面。
“杨科长,已经查清楚了,当年那个杀猪的三明叫刘三明,目前在区里的建筑工地做保安。”
“他也承认当年确实与肖玉强有过矛盾。”
“是因为肖玉强到他家里买肉,两人因为重量的问题吵了几嘴。”
“当时两人吵架的时候,店里还有其他人,这件事后来就被传开了。”
“就说两人有矛盾。”
“我也问过案发前后那段时间刘三明在哪里?他说在朋友家喝酒。”
“这件事我也证实过了,他说的没错。”
“所以现在能断定,凶手并不是刘三明。”
“而且刘三明这人身高不高,只有一米六几左右,鞋码也只有四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