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中,只有卢耀光表情最为平静,情绪也最为稳定。
这不仅仅是他身处高位的冷静,而是他眼光独到,可以看穿事物的本质。
如今这个资源类的案子,线索到了刘文清这里全部断掉,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证明,刘文清平时做事情异常谨慎。
他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留下把柄。
调查这样的干部也是最难的。
当年卢耀光还是
他还记得,当时是下属县的一个贪腐案。
前期经过缜密调查,得到了许多线索。
而这些线索都指向当时的县长。
只是在对县长进行调查的时候,不仅没找到任何证据,所有的线索还都断了。
当时卢耀光不服输,跟他死磕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后总算是找到了证据,将那位县长绳之以法。
其实当初能够获得证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运气。
那时卢耀光跟同事出去聚餐,无意中听到隔壁间的人说了几句关于那位县长的话。
立刻引起了卢耀光的警觉。
回去后他就顺着这条线进行追踪,才找到了那位县长的证据。
如今调查刘文清,情况也跟当时相差不多。
既然刘文清如此谨慎,想找到他的线索难如登天。
很有可能,需要和刘文清长时间死磕下去。
因此卢耀光也知道,如今案子处在这个状态,想短时间内有进展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无论省委赵书记怎么着急,卢耀光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坐在一旁的曹国安虽然心里有压力,但也并不是很大。
他在纪委系统工作这么久,各种各样的案子他都经手过。
像是如今正在调查的资源类案子,虽然案子很大,但在以前也经历过。
而且他也早就习惯了这种上面施加压力,
不说早就习以为常,但对他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而且这也是纪委查案子的常态。
有的时候速度快了不行,速度慢了也不行。
查的狠的不行,查的轻了又不行。
总之,上面领导为了纪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总是会不断施加压力。
曹国安也根本就不在意了。
只不过对于刘文清这件事,曹国安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已经安排人手对刘文清的周围人进行调查,看能否找到一些线索出来。
说不定能让案件向前推进。
不过话又说回来,案子如今就僵在这里。
他作为省纪委的副书记,还是分管一切的常务副书记,关键时刻是要站出来为这个案子负责的。
如今压力最大的就是杜元忠和肖尚明。
他们也是刚刚才知道,原来这个案子很可能影响到省委赵书记下一步是否能进步。
如果因为他们工作不得力,导致赵书记没能成功挪动位置。
赵书记肯定会看他们俩不顺眼。
会不给他们穿小鞋吗?
自然不可能。
面对这位清江省的大佬,明知道对方是在给他们穿小鞋。
他们俩又能有什么办法。
杜元忠和肖尚明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两人眼中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