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保证李钰完好无缺,这任务有点难啊!
不过任务再难,他拼了这条命也要将李钰保护好。
……
出了洛阳后,距离四川就近了。
经过蜀道,再跋涉了数天后,顺庆府已经遥遥在望。
李钰归乡心切,让铁牛加快了速度。
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来,颇为激动。
顺庆知府薛平因为上奏土豆有功,被皇帝大大表扬了一番。
下旨让他在全川推广,如果做得好,任期满了就调他回京成为京官。
有皇帝的承诺,薛平自是激动无比。
因此对于李钰也很是感激。
他也不怕得罪首辅,得知李钰到了顺庆府,便大摆宴席,邀请李钰过来吃席。
李钰自是不会推脱。
这还是他回乡,第一个给他接风的官员。
席间,薛平将李钰好好捧了一下。
不管李钰前途如何,至少他是四川第一个状元,是第一个三元及第的大才子。
这是要被写入地方志的,这就是顺庆府的荣耀。
吃过饭后,方清便派人将李钰一行人接到苏府。
陆峥没去,作为锦衣卫,自然不会住别人家里,而是自己找了个住处。
苏府内,灯火温馨,李钰被引至花厅,一眼便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柳夫子和阮凝眸正在等他。
“夫子!师母!”
李钰心头一热,快步上前,对着柳夫子便是深深一揖,行了一个标准的学生礼,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柳夫子连忙扶住李钰,仔细端详着他,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好,好!回来了就好!长高了,也……更沉稳了。”
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声欣慰的叹息。
看着这个如今已名动天下的学生,柳夫子心中感慨万千。
李钰又转向阮凝眸,目光落在她的小腹上,惊喜道:“师母,您这是……”
阮凝眸温柔一笑,脸上泛起红晕“已有五个月了。”
柳夫子在一旁摸着重新长出来的胡子,颇为自得。
李钰由衷地为夫子和师母感到高兴,“此乃大喜事!恭喜夫子,恭喜师母!”
众人叙了一番别后之情,谈及京城风波与即将的北行,不免又有些沉重。
柳夫子殷殷叮嘱,充满了关切和担心。
对于此事,他们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靠李钰自己去化解。
在苏府住了一晚后。
次日清晨,方清将李钰请至书房。
他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匣子,推到李钰面前。
“阿钰,这里是五万两银票。
其中一部分是肥皂的分红,另一部分,是我和你婉儿姐的一点积蓄。
北疆情况复杂,穷家富路,多带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李钰刚要推辞,方清抬手止住了他,“你我之间,不必见外。
你此去是为国事,更是生死考验,若连这点忙我都帮不上,我这大哥还有什么用。”
接着,方清又取出一封火漆封好的信,递给李钰。
“还有这个,你收好。到了北疆,若有机会,可去寻一个叫胡山的人。
他早年与苏家有生意往来,后来便扎根在北疆边城,至今已有十余年。
此人为人仗义,且对北疆三教九流、胡汉各方势力都颇为熟悉,或许能对你此行有所助益。”
李钰眼睛一亮,北疆形势复杂。
虽然有锦衣卫先行去探查情况,但有一个熟悉那边情况的人自然是更好。
这介绍信甚至比银两的作用还大。
没有想到苏家还有这样的人脉。
吃过早饭后,李钰一行人朝着望川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