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章 温知行辞官(1/2)

温府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凝重乃至惶急的面孔。

兵部尚书刘永昌,工部尚书钱友亮,吏部尚书赵志坤,三位朝堂上位高权重的大臣齐聚于此,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座师,如今外面的风声越来越不对了!”

刘永昌性子最急,率先开口。

“那些士子闹得沸反盈天,不仅在宫外静坐,还联名上书,帖子都快堆满通政司了!

再这样下去,只怕……只怕对您大为不利啊!”

钱友亮也忧心忡忡,“是啊,座师。

李钰那小畜生这一撞,把自己撞成了天下士子心中的忠烈,却把您架在火上烤!

如今舆情汹汹,皆是指责之声,长此以往,恐生大变!”

投靠过来的赵志坤暂时没有说话。

他原本中立,座师也不是温知行。

但自从陈渐安没有当上吏部侍郎,反而被清流安排了杨远坐上这位置后。

温党一派便对他大加拉拢。

甚至温知行许诺其将来能进入内阁,这让赵志坤动心,然后投靠。

谁知道现在次辅竟然被一个小小的编撰逼到这个地步。

他心里有些后悔,还是投靠早了点。

但现在他已经被打上了温党的标签,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温知行端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神色淡然。

仿佛外面掀起的滔天巨浪与他无关。

他轻轻吹了吹烫嘴的茶水,喝了一小口,才开口道:

“李钰……确实有些本事,是本官小瞧他了。”

温知行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魄力与决断,更懂得借势而为,将自身置于死地而后生。

这一手死谏,用得恰到好处,直接将本官逼到了悬崖边上。”

三人一听温知行还有闲心夸赞李钰,不由无语。

刘永昌道:“所幸陛下圣明,始终信任座师,并未因那李钰的一面之词和来历不明的证据而动摇。

现在只要那群士子不闹事,这场风波就能过去。”

温知行闻言,只是笑而不语。

他心中清明如镜,哪里是皇帝信任他?

那李钰一个翰林修撰,纵然有些才智,又岂有能力、有渠道查到他的证据?

这背后,若无锦衣卫的插手,绝无可能!

皇帝此举,无非是想借李钰这把刀,来敲打他,平衡朝局。

甚至是为之前被迫处置顾佐衡找补回来。

他才给皇上献策搞钱,就被卸磨杀驴的话,会让朝中百官如何想?

如今正好借这汹涌的舆论,逼他让步。

可惜刘永昌竟是看不透,还觉得皇帝对他信任。

“次辅,如今声势越来越大,几近失控,该如何是好?总要有个应对之策啊!”

赵志坤见温知行不说话,有些焦急。

温知行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人,缓缓道:“急什么?

陛下迟迟不处置我,便是还在给我留面子,等着我自己表态。

这台阶,我得自己递上去。”

三人一怔:“座师的意思是……?”

“上书,告老还乡。”温知行语气平淡。

此言一出,三人心中皆是一动,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涌上心头!

按照大景祖制,欲入阁拜相,必先担任六部尚书之一,历练部务,方有资格。

阁臣之位尊贵,并不兼任尚书实职,却有总揽六部之权。

若温知行这位次辅一去,首辅又没有。

内阁便空出两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必然要从他们这些尚书中择优递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尽管心中窃喜,三人面上却立刻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

“座师!万万不可啊!您若离去,我等如失明灯,朝局何人主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