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报上,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西域战事已如烈火烹油。
但李隆基这个皇帝,却是没有宣召大臣商议。
只是独自一人,靠在冰冷的龙椅上,静静地望着眼前堆成小山的奏报。
“这个逆子......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忍不住低声呢喃,声音里混杂着恼怒,失望,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凉。
李琚要死了,他期待吗?
或许,是有一点的。
那个能力卓绝,羽翼渐丰的儿子,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最直接的威胁。
李琚那近乎妖异的崛起速度,在西域迅速聚拢的人心军心......还有窥伺长安的野心,都让他这个皇帝寝食难安。
若能借外敌之手,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让他这个父亲不必再背负“弑子”的千古骂名。
于他而言,也算是一种解脱。
他甚至能预想到,李琚殒命的消息传来时,他心底深处那悬起的巨石,一定会悄然落下。
但惋惜的情绪,同样缠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李琚,这个他曾经颇为看重,又因太子的缘故疏远的儿子。
如今,在西域展现出了一种超出他想象的潜质。
能打,能聚财,有胆色,懂权谋!
还能在短短时间内,将一盘散沙般的西域凝聚成一股足以对抗长安的势力。
这份能力,放眼诸皇子,无人可及。
若非其野心膨胀得太快,立场尖锐对立,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守边藩王,甚至是.......一个有力的储君人选。
这样一把锋利的刀,本该为大唐所用,劈砍异族,镇守西极。
现在却要折断在胡虏之手,着实可惜!
“关陇世家.......惠妃........”
他思绪万千,惋惜的同时,忍不住轻声呢喃。
作为一手缔造了这盛世大唐的传奇帝王,他自然知道这场“驱虎吞狼”大戏背后,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
那些门阀,他的宠妃,急于剪除对手的吃相实在太过难看。
将大唐的边患当作私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不惜引狼入室.......
这种做法,已然触及了他身为帝王的底线。
可惜......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锐意天子了。
“罢了,罢了.......”
他忍不住长叹一声,声音干涩无力,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随即,起身缓缓走到窗边,朝窗外看去。
他望着窗外大明宫层层叠叠的金色琉璃瓦,望着西域的方向,眼神空洞,面容疲惫。
此刻,西域万里烽烟,对他而言,更像是远在天边的戏文。
他缓缓闭上眼,将所有翻涌的情绪,连同心底那点残存的锐气,都深深压了下去。
“罢了,朕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大唐的江山,朕还能操心几年呢?”
他喃喃自语,最终,选择了摆烂,置身事外。
内心深处最后那点对疆土是否还能完整的不安,也很快被眼不见为净的摆烂心态所取代。
正如他所言,他老了,还能活几年呢?
总归这肉,都是烂在锅里的.......他死后,又哪能管它洪水滔天?
有一日算一日,且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