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会在深夜独坐篝火旁时,一遍遍凝望那份已经被手指摩挲得油亮的于阗周边地图。
在纸上,一遍遍推演着即将在龙勒峡谷展开的生死棋局。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虽有一身勇力,却不会打仗,更不会指挥大军。
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查缺补漏,不断拉近自己与将士们的距离,期冀将士用命。
他相信,勤能补拙.......
漫长的征途不分昼夜地持续。
时间在日升月落,风餐露宿中悄然流逝。
终于,在离开龟兹的第不知道多少个日夜之后,于阗城那古朴厚重的城墙,映入了众人眼帘。
数月动员,如今的龟兹城,早已做好了应对一切来犯之敌的准备。
同样,也做好了接应援军的准备。
只不过,速度比于阗城守军更快的,还是薛延与万青统率的两千轻骑。
是的,两千!
经过丝路西段的一番烧杀抢掠,收拢马匪沙盗,如今的薛延和万青可谓是壮得厉害。
不仅麾下的骑兵数量突破了两千大关,战马的配置更是已经达到了一人三马。
也就是说,光是战马,两人便收缴了近四千匹。
对此,李琚也只能说,丝路上的沙盗马匪是真有钱.......
而随着两人率军出迎并归队,李琚麾下大军,也在一瞬间扩充到了一万人,并且是全员骑兵。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于阗城下。
于阗守将,也带着亲卫迎了出来。
“末将宋宁,见过殿下!”
宋宁也是李琚的老熟人了,当初他为收服高仙芝前来于阗靠军之时,便与宋宁相处的不错。
他点点头,正想问问于阗近况如何。
“呜——呜——!”
但就在这时,西南方向,来自唐军哨所的预警号角声蓦然响起。
紧接着,一处,两处,三处........远处的地平线上,数个方向几乎是同时升起了滚滚浓烟。
烽火突起,于阗城内外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那是.......”
李琚凝望西南方向。
只见夕阳之下,数骑身背红翎的唐军将士正朝着于阗奔袭而来。
“急报,急报!吐蕃集结重兵,前锋至大勃律,正朝喀拉山口急速袭来,其意.......恐在我安西!!!”
声嘶力竭的急报声,打破了空气之中的寂静。
下一瞬,先前还略显疲惫的行军队伍,气氛顿时变得如同绷紧的弓弦,铁甲的摩擦声骤然增多加重。
城中的于阗守军,更是瞬间变了脸色。
宋宁猛地看向西南方向,脸色难看道:“吐蕃蛮子,竟然还真来了?”
高仙芝策马来到李琚身侧,语气古怪道:“殿下,不会这么巧吧,咱们刚到于阗,吐蕃出兵的消息便也到了?”
另一侧的封常清闻言,同样语气古怪道:“恐怕,还真就是这么巧!”
李琚的目光如同焊死在那几道冲天的滚滚浓烟上,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扯动了一下。
“看来,咱们来得正好啊!”
他扯了扯嘴角,说不上是笑,还是嘲。
这时,前来报信的斥候也由远及近,来到了大军阵前,并顺着大军的旗帜,轻易寻到了李琚和宋宁所在。
“将军,紧急军情,吐蕃集结重兵北上,前锋已至大勃律,正朝喀拉山口急速袭来。”
斥候翻身下马,来不及说任何废话,急忙向宋宁呈上了装有军报的套筒。
宋宁接过套筒,却没有第一时间打开。
而是仰头看着李琚,阴沉着脸问道:“殿下,这一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