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一步,无比郑重地握住魏征的双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那眼神,充满了无限的信任与托付。
“魏公!放眼满朝文武,能担此重任者,舍你其谁!”
魏征的脑子“嗡”地一下,仿佛被一记重锤砸中。
他……他说谁?我?
“殿下,这……这万万不可!”魏征下意识地就要拒绝,“臣乃谏官,职责是匡正君失,纠察百官,岂能……岂能去当一个编书的?”
“魏公此言差矣!”李承乾一脸正色,“你以为,这只是编书吗?不!这是在执掌国之喉舌,是在塑造大唐之风骨!你身为谏官,谏的是陛下,是百官。可天下悠悠众口,物议沸腾,若是偏了,歪了,谁来谏之?”
“我让你做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总编修,而是整个大唐读书人的‘谏议大夫’!”
“你想想,当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言之有据,每一场辩论都直指核心,歪风邪气为之扫荡,真知灼见为之彰显。天下学子,以能登此报为荣,以被此报申斥为耻。久而久之,我大唐的学风、民风,将是何等清明景象?”
“你谏君王一人,功在当代。你若能执此‘论衡’之笔,激浊扬清,谏天下人,则是功在千秋啊!魏公!”
李承乾这番话,连捧带吹,还上升到了“功在千秋”的高度,直接把魏征给说懵了。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告状的,倒像是来接受一份无比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的。他想反驳,却发现太子殿下的话,句句都敲在他的心坎上。
是啊,与其看着这帮人胡说八道,吵得乌烟瘴气,为什么不自己下场,去制定规则,引导他们好好说话呢?
这不就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吗?
李世民听完李承乾的“奏请”后,在甘露殿里,先是愕然,随即露出了极其古怪的笑容。
他看了一眼站在满脸真诚,仿佛真的是为国举贤的儿子,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绝了!
这小子,真是甩锅的天才!
把最喜欢找茬的魏征,安排去管那个最容易出茬子的舆论场,这叫什么?这就叫专业对口,人尽其才!
魏征以后天天忙着审稿、骂人、制定规则,哪还有那么多闲工夫天天盯着自己和朝臣们挑刺?
“准了!”李世民一拍龙椅,生怕魏征反悔似的,当场拍板,“就依太子所言!设立《大唐邸报》报馆,由魏征担任首任总编修,总领‘论衡’版之一切事宜!报馆所需人手、钱财,一概由活字署拨付!朕希望,魏爱卿能不负太子所望,为我大唐,守好这舆论之阵地!”
“臣……”魏征憋了半天,看着李世民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太子那“全靠你了”的真诚目光,最终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领旨……”
他抬起头,恶狠狠地瞪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则回以一个谦和而感激的微笑,心里早已笑翻了天。
搞定!又甩出去一个!
崔仁师管内容审查,戴胄管财务赚钱,现在魏征管舆论导向。一个完美的闭环,形成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魏征坐在堆积如山的文章里,拿着一支红笔,吹胡子瞪眼。
“这篇,狗屁不通!退稿!”
“这篇,人身攻击!在报纸上点名批评!”
“这篇,论据不足!发回去重写!”
那画面,太美了。
李承乾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甘露殿,他觉得自己离最终的咸鱼生活,只差最后一步了。
只要这个系统能稳定运行,他应该……也许……大概……可以清净很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