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章 太子的“阳谋”(1/2)

,李承乾站在甘露殿中央,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被架在火上烤的肥鸭。

一边,是以崔仁师为首的世家官员,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戒备,仿佛他是什么洪水猛兽的制造者。另一边,是以房玄龄、魏征为首的革新派,目光热切,充满了“殿下快用你的神谕抽他们脸”的期待。

而龙椅上,他那位雄才大略的爹,李世民,正用一种“你惹的祸你来平”的眼神,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到快要凝固的气氛。

李承乾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解决,赶紧下班,鱼塘里的锦鲤还等着他喂呢。

他拿起桌上那份崔仁师的奏疏,草草扫了一眼,三大危害?乱经义,开民智,利奸邪?

写得真好,真有道理。

李承乾心里甚至默默给崔仁师点了个赞。这不就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吗?让知识变得高不可攀,大家都浑浑噩噩,这样就没人来烦他这个太子了。这崔中丞,简直是自己的知音啊!

可惜,知音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他回去钓鱼。

“咳。”李承乾清了清嗓子,殿内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崔中丞所言,嗯,有道理。”

他这第一句话,让房玄龄等人心里咯噔一下,脸色微变。而崔仁师和一众世家官员,则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李承乾没理会众人的反应,他现在只想用最简单粗暴的逻辑,把这个皮球踢得远远的。

“乱经义,这是个问题。”他指着奏疏上的第一条,“圣人经典,一个字都不能错。这活字印刷,工匠们不识字,排错了怎么办?印出来谬种流传,本宫担不起这个责任。”

崔仁师抚着胡须,缓缓点头,心道这太子还算清醒,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开民智,问题更大。”李承乾继续说道,语气越来越“沉痛”,“要是人人都读了书,都觉得自己比县令还懂,那这天下还怎么管?今天张三引一句《论语》质疑国策,明天李四拿一本《唐律》跟官府较劲,到时候,官府还办不办公了?”

魏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刚想出列反驳,却被旁边的房玄龄用眼神制止了。房玄龄觉得,太子殿下的风格,向来是先抑后扬,必有后手。

“至于这第三条,利奸邪,更是要命。”李承乾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这要是有人印个几万份传单,说‘天子非天命’,一夜之间撒遍长安,那后果……啧啧。”

他说着,还摇了摇头,好像已经被自己想象出的可怕景象吓到了。

甘露殿里,气氛变得愈发诡异。崔仁师一党从最初的欣慰,变得有些迷惑。这太子,怎么把他们想说却不敢说得太明白的话,全都给捅出来了?而且说得比他们还严重,还透彻?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眼皮跳了跳。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崔仁师准备顺着他的话说下去,要求陛下立刻封禁此术时,李承乾话锋一转。

“所以说,”他看向崔仁师,表情忽然变得无比诚恳,“崔中丞,还有诸位心怀社稷的公卿,你们能看到这些问题,足见你们才是真正为国分忧的栋梁啊!”

这一顶高帽子送出去,崔仁师等人都有点飘。

“不像本宫,”李承乾痛心疾首地指了指自己,“就想着印书快一点,让弘文馆那帮老先生早点完工,本宫好清闲清闲。看看,这就是差距!本宫只看到了‘利’,而诸位大人,却看到了‘弊’!高下立判,本宫佩服!”

他对着崔仁师等人,竟是深深一揖。

这一下,把崔仁师他们全给干懵了。见过吵架的,没见过吵着吵着,对面直接投降,还把你一顿猛夸的。

“殿下言重了……”崔仁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不重!一点都不重!”李承乾直起身,表情严肃得像是托付江山社稷,“本宫想了一晚上,觉得这活字印刷术,就是一头猛虎。本宫呢,没本事驾驭它。可这头猛虎,杀伤力大,用来开疆拓土,也是一把好手。总不能因为它会咬人,就把它活活饿死在笼子里吧?”

“那……依殿下之见?”李世民终于开口了,他感觉自己快要跟不上儿子的思路了。

李承乾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走到大殿中央,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想要驾驭猛虎,就必须找到全天下最厉害的驯兽师!谁最懂这头猛虎的脾性,谁最知道怎么给它套上嚼子,谁就该来管它!”

他猛地一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崔仁师。

“崔中丞!”他声如洪钟,“你既然能一眼看穿此术‘乱经义’之弊,那你,就是防止经义被篡改的最佳人选!你既然深知‘开民智’之患,那你,就是把握教化尺度,防止愚民妄为的不二人选!你既然能预见‘利奸邪’之祸,那你,就是鉴别忠奸善恶,铲除谶纬妖言的头号判官!”

崔仁师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只听李承乾的声音继续在殿内回响:“儿臣恳请父皇,下旨成立‘书籍印行监察司’!专门负责监察天下所有活字印刷之书!其司之职,有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