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闾那瘦削阴鸷的身影终于融入街角夜色,消失不见。蒙挚紧绷的肩背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但目光仍锐利地扫过周遭,确认再无那双令人不适的窥探眼睛后,才将注意力重新投向胭脂铺内。
又过了片刻,阿绾才从挂着布帘的后院轻快地走了出来,她亲昵地挽着老板娘的手臂,声音软糯,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安慰:“阿姐,你真的莫要太过忧心了。你家妹妹定然只是心里不痛快,出去散散心,气消了自然就回来了。姐妹间哪有不拌嘴的道理呢?”
蒙挚这才看清楚,那老板娘看上去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身量丰腴,穿着一身浆洗得干净的藕色曲裾深衣,腰间系着靛蓝围裳。
她梳着时下咸阳城中已婚商妇常见的“惊鸿髻”,发髻高耸而略向一侧倾斜,显得利落又不失风韵,髻间插着一支素银簪子,耳垂上戴着小小的珍珠坠子。
面容圆润,眉眼温和,一看便是好相处的人,只是此刻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愁云。
“唉,小妹子你心善,会宽慰人。”老板娘叹了口气,声音温柔,却带着明显的焦虑,“理是这么个理……可再过两日便是‘血月之夜’了,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慌得厉害。”
“血月之夜?”阿绾眨着清澈的大眼睛,适时地流露出几分好奇与不解,她伸手指了指柜台上一罐品相不错的胭脂,“阿姐,就这罐吧,劳烦您用细麻绳帮我捆结实些,多绕几道,我怕路上颠簸,受了潮气就不美了。”她巧妙地又将话题引回了麻绳上。
“哎,好,你放心,阿姐给你捆得牢牢的。”老板娘应着,手脚麻利地弯腰从柜台下取出一罐未开封的新胭脂,展示给阿绾看过,然后转身拉开一个抽屉,翻找起捆扎用的麻绳。
她一边动作,一边忍不住继续倾诉:“我这妹子……出生的时辰有些特殊,前些日子请了官媒陈婆子来看八字说亲,可费了不少周折。谁知人家不过多说了几句,她竟就恼了,摔门出去……这都一整日了不见人影,我能不着急么!”
“时辰特殊?怎么个特殊法?”阿绾歪着头追问,头顶那俏皮的歪髻随着她的动作轻轻一晃,发间那根木箸也随之微动,显得格外灵动。
老板娘找到了麻绳——正是那种淡黄色、质地略显粗糙的本地麻绳。
她一边开始熟练地缠绕小陶罐,一边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听去似的:“那些玄乎的事情,我也不太懂。只听那官媒婆子拿了八字后说,她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全阴之命,说这样的命格,若是命数尊贵,便有母仪天下的潜质;可若是命薄福浅,那便是煞气冲天,不仅自身难保,恐还会刑克家人,连累血亲……听得我是心惊肉跳!”
“竟……竟这般厉害?”阿绾适时地露出些许惊容,语气也带上了关切,“那……阿姐还是该尽快去找找才是。要不……我和我家大人一会儿也在附近帮您留意看看?她可有什么明显的特征?比如穿了什么颜色的衣裳?身上可有什么特别的饰物?”
“她比你年长三岁,今日赌气出门时,穿的是……是一件绯红色的长裙。”老板娘手下不停,麻绳在她指尖灵活地穿梭,将小罐子捆得结实又整齐,她叹了口气,“自打陈婆子说了那话之后,我便想着红色辟邪,硬让她多穿红衣……本还想着近日再给她裁件新的红裙呢。可她自个儿偏偏不喜欢,总嫌红色太扎眼,平日就爱穿那些粉的、绿的、鹅黄的素净颜色……唉,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