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王,你这是在质疑朕吗?”
刘征皱起眉头,看向和珅。
和珅个头不高,有些偏胖,长相颇有几分福相,甚是讨喜。
他不但是异姓王,还是大司徒,掌管大夏的财务,富可敌国。
与东吴交恶,首先利益受创的,就是和珅。
“臣不敢,只是权衡利弊,为了大夏考虑而已。眼下还不适合跟东吴翻脸。”
和珅处世圆滑,靠着巨额的财富,收买了很多重要大臣,在朝堂上羽翼颇丰,比宣王司马懿还要强上几分。
七位异姓王,各司其职,有着不同的势力。
康王安禄山,掌管三十万天策军,雄踞大夏北域,为封疆大吏。
宣王司马懿,官拜太傅,看似没实权,可大儿子司马师为卫将军,掌管皇城御林军,二儿子司马昭为安西将军,拥兵十万,三马同槽,阴养死士,不论是朝堂还是军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申王秦桧,官至丞相,为文官之首,掌管天下喉舌,俗话说得好,笔可杀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编织出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忠臣良将。
延王魏忠贤,掌管东西二厂,宫中就像是后花园,一切尽在掌控。
鹿王赵高,任中车府令,掌管官员任命,品级虽不如秦桧,可实权更甚。
而周王武曌,创立科举制度,为礼部尚书,负责选拔人才,人脉极广。
每一个都底蕴雄厚,不可小觑。
因此和珅一说完,立刻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纷纷站了出来,认为司马迁不可杀。
表面是在维护司马迁,实际上,是为了反对刘征。
站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云妃的脸色也渐渐变得怪异,不知道该站在哪边。
在她看来,刘征的行为毫无疑问有些偏激了,不论是生吞吕蒙血肉,还是要斩杀司马迁,都不符合大夏的利益。
“啧,才一夜时间,你就有些动摇了?这个刘征是给你灌了迷魂汤吗?”
雨妃看出了她的犹豫,于是开口嘲讽。
昨夜云海宫的缠绵,宫内人尽皆知,她当然也不例外。
“别忘了,咱们的身份,一切要以大夏利益为先。”雨妃还在训斥。
云妃皱起眉头,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说出刘征的身份。
这时,刘征向前踏出一步,坦然跟和珅对视!
“行了,说来说去,不就是个钱字吗。”
“只要有钱,咱们就可以去买粮赈灾,这个粮,不是非要从东吴购买,北魏一样可以。”
“更何况,还有南边的百越国,他们那里的稻米,品质还更好。”
和珅点点头,微笑道:“摄政王慧眼如炬,臣佩服。只是这个钱,要从何处来。如今国库空虚,而大夏登记在册的灾民,已有数千万,就算一个灾民需要一两银子赈灾,这也是几乎全国一年的税收。”
和珅说完,相关的官员,陆陆续续作出汇报。
大夏目前国库里仅剩不到一千万两白银,就算全部拿去赈灾,也是九牛一毛。
百越国虽然盛产稻米,但人家也不傻,肯定会坐地起价,一番估算下来,要是全部从百越国购买稻米,起码也要上亿的白银!
毕竟,种地不是请客吃饭,天灾过后,一整年的收成彻底废了,相当于每个灾民要给予半年以上的口粮,挨到来年播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