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你,也想当摄政王?”
安禄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体型肥硕,满嘴虬髯,带有几分胡人血统,长相极为凶悍。
安禄山的身世,跟刘征有几分类似。
本来是西域一个小国,康国的王子,之后康国被吐蕃攻灭,安禄山流亡到大夏王朝,称为边关守将的养子。
经过数十年的打拼,积累下赫赫战功,最终被封“康王”,麾下有三十万天策军,镇守大夏北域,底蕴雄厚。
同时,安禄山还是一个武道高手,臻至五品巅峰,能够力发千钧,肉搏狮虎。
“我们七个异姓王,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你算个球,也配跟我们相提并论,还要统摄朝纲?”
安禄山早就看刘征不爽了。
“行啊,我不当,这个位置给你坐,你来吧。”
刘征倒也干脆,直接示意安禄山上前。
安禄山正想行动,周围就投来许多道冰冷的目光。
很显然,其余六王,不会眼睁睁看他一家独大,担任摄政王。
“霄王这个提议,倒也有点意思。”
“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不如就由他暂代朝纲,等到平定各方,你我再做争斗。”
“如此一来,大事可成。”
鹿王赵高站了出来,表示赞成。
“说的没错,大家和气生财,和气生财。”丰王和珅也乐呵呵同意。
“我也认同,能谈的事,犯不着动刀动枪。”
申王秦桧点头认可。
“本九千岁也是希望大夏能够千秋鼎盛,万载不衰,霄王的主意,倒也不错。”
这是延王魏忠贤的话。
眼看着局势一边倒,周王武曌于是娇笑起来,眼含秋水,望向刘征:“霄王年纪轻轻,英明神武,足堪大任,奴家也是赞成的。”
八大异姓王中,仅剩宣王司马懿没有表态。
司马懿看似年事已高,但却心机深沉,眼中闪烁着洞悉世事的光芒,在沉吟一阵后,作出回应。
“老夫,也支持霄王担任摄政王!”
“爹!你怎么!”
司马昭难以置信的瞪起眼睛,想要争论,却被司马懿反手抽了一耳光。
“霄王说得对,大人议事,有你插嘴的份儿吗!我带你来,是让你向几位长辈学习,不是让你添乱的!”
“滚,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被司马懿怒斥完后,司马昭悻悻然转身离开,没走几步,却被刘征叫住。
“把耳朵捡起来,把耳朵捡起来!丢在这金銮殿上,成何体统!”
“你!”
司马昭怒不可遏,在司马懿冷冽眼神的注视下,硬生生憋了回去。
无奈捡起耳朵,灰溜溜的离开了。
“既然大势已定,你们还在等什么?”
刘征满意的点点头,眯起眼,注视着殿下的七王。
“奴家拜见摄政王!摄政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曌第一个反应过来,跪倒在地,高呼万岁,很是懂得见风使舵,八面玲珑。
其余五王交换眼神后,也纷纷跪拜。
唯有安禄山,始终高昂着头,未曾下跪。
“啧,康王啊康王,你我相识多年,何至于此啊?”
刘征迈开步子,一步步走向安禄山,漫不经心的转动着左轮手枪。
“我懂,你在北方奠定了基业,坐拥三十万天策军,割据一方,要什么有什么,日子过的很好。”
“可我到底做了什么,要让你如此的不尊重我,甚至不肯叫我一声摄政王?”
“是六王的态度立场,不够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