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章 技术问答会!(2/2)

就是不知道项目组的人该如何应对了...

想着,徐帅抬眼看向场间。

冯鉴真知道他们的短板,只见他面色不变。

脚步轻挪间来到战机旁,轻轻拍了拍“鲲鹏”的鸭翼,随即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

“扎伊德博士的问题很专业,涡流干扰确实存在,但关键不在于消除,而在于利用和控制。”

他示意一名工程师拿来一张纸,简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三维流体运动轨迹。

“请看,我们通过鸭翼前缘锯齿设计、以及主翼根部的边条翼,主动生成并控制了涡系的走向和强度。”

“它不是干扰,而是增加了主翼上表面的能量,延迟了分离,实际上显著提升了失速迎角和升力系数。”

他的手指在纸上灵动地绘画着。

“至于操控非线性的问题,这依赖于我们飞控系统的主动解耦控制算法。这不是机械层面的解决,是数字飞控的智慧。”

“我们的飞控计算机每秒进行数百万次计算,实时修正操纵面偏转,保证飞行员感受到的始终是线性、精准的响应。”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阿米尔眼神带着震撼,冯鉴真的解答不仅回答了问题。

更指出了一个更高的技术层次——用飞控软件弥补甚至超越气动布局的物理局限!

这是他之前从未想到过的思路。

阿米尔望着冯鉴真,眼神微微闪烁。

他承认,之前完全小看了冯鉴真。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同样的他身后的几位沙骆专家也收起了些许轻慢,开始认真记录。

别的不说,光是方才冯鉴真提到的‘变废为宝’的想法,直接颠覆了他们的思维。

但挑战并未结束,沙骆国的技术专家团显然是做足准备来的。

只见另一位稍显年轻的沙骆专家,拿出一份文件,看向冯鉴真。

“贵方的气动设计令人惊叹,但我想问的是关于战机的‘眼睛’和‘大脑’——机载雷达和火控系统。”

“从战机的发展趋势来看,超视距空战或许是未来空战的决胜关键!”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

“我们获得的信息显示,目前西方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发现距离,在理想条件下也很难稳定超过100公里!”

“而贵国在电子工业,尤其是高性能机载雷达领域的基础...请原谅我的直白,似乎并非传统强项。”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避开了敏感的气动布局,直指龙国军工另一个曾被诟病的短板——电子系统。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飞机壳子再漂亮,如果雷达看不远、看不准,火控算不快,在超视距空战中就是瞎子聋子!

话音落下,所有龙国人员的神经再次绷紧。

冯鉴真面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

“这位先生的问题非常专业,直击要害!”

“的确,强大的平台需要同样强大的感知和决策系统才能发挥威力。”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顺着话题继续说下去。

“您提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杂波抑制和下视能力方面。”

“而‘鲲鹏’装备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多功能脉冲多普勒雷达!”

“它采用了独特的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和合成孔径(SAR)成像技术!”

“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抗杂波干扰能力,还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识别。”

“对于5平方米的目标,其跟踪距离稳定超过110公里,搜索距离更远,更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

“其边扫描边跟踪模式能同时保持对至少12个目标的跟踪,并同时引导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4个!”

............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