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事业本身上讲,这真的是很不错的一个发展,大家也会高兴自己粉过这么一个优秀的人。
但还是那句话,这些都不如主播和粉丝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来得更自然和方便。
很多人追星,但也就最多去过一两次的现场演唱会。
大部分人甚至就只是在电视或网络上见过对方,看过一点儿拍摄的影视作品,亦或者就只是单纯听过对方的一些歌曲。
再幸运一点、有钱一点,说不准是个很赞的前排票并且还参加过什么签售或者握手会之类的活动。
但也仅仅如此了。
哪有直播这么自然而频繁的交流与了解。
尤其如果从对方还是小透明的时候追起,那被翻牌子的概率大大增加了,体验感完全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真的喜欢养成。
和追大明星、追热门角色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但不管怎么样,胜利者总是让人追逐的,洛瑶现在也体会到了“人气”或者说“热度”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在决赛之后,番茄直播的一些宣传就已经全面铺开,给本届冠军主播的各种奖励和资源也逐渐铺陈出来。
虽然相对于以后,这些手段还显得有些稚嫩,很多宣传与合作还在启蒙阶段,但也已经呈现出逐渐繁荣的上升态势。
洛瑶也很高兴自己在这个还比较崭新的时期入行,并且占据了一个相当有利的位置。
值得庆幸的是,网络上的红火,基本上还是集中在网络中。
虽然因为年会活动的宣传和他们家pk分数的出炉,各种盘点之下,她有小范围的出圈,但也只能说是电母女主播的代表,能力很强的优秀主播范例。
在现实生活中,会认出她来的人还是不多的,这也让她稍微松了口气。
当然,她以前是以大明星为目标的存在,并不完全害怕“出名”这件事情本身。
哪怕是黑名,她也有做过心理准备。
好的是,网络上的有名可以由主播身份实现,现实里的有名,则可以通过她对学业和本职岗位的攀登,进一步挖掘。
“我还是享受被大家喜欢着的感觉的。”
“能当红名,谁想当黑名呢。”
洛瑶是这么对她妈说的。
和妈妈坐上了回老家的飞机,洛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春节前,在本地城市又买了一套两百多平的精品房给她妈拿着、但自己本身仍然很有实力、完全不差钱的她现在心态特别好。
房子是早几个月就看过了的。
当时她忽悠她妈,说是有准备毕业之后回家工作,而不一定留在S市,所以想让她妈妈给她看一套比较适合她住的、符合她们母女口味的新房子。
她妈就去看了,然后才知道,她女儿瑶瑶赚的很多,多到既能够在本地买房,还能够在寸土寸金的S市买别墅,甚至还说能够投资一下老家的地。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孩子气的玩笑话了。
因为,现在买地很难,特别不容易。
洛瑶从小到大没在X省Y市住过,户口一直就在是SZ市这边,而她妈虽然是半个少民加上老家过来打工的人,但也早就把户口转了过来。
农村的身份,一旦转出去,就不容易回来了,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非得回来。
所以,洛瑶若是想买地搞什么什么东西,不管是造房子还是种地还是搞养殖或种植的,都不方便。
更何况,她压根不懂这些,也没有打算久居乡下。
她对大城市更留恋一些,喜欢繁华的地方,也对这些都市生活规则更加熟悉。
她可是早早就出去留学的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一点儿没攒下什么种地经验或是朴素的生活常识。
倒是什么勾心斗角的,虽然她自己不擅长,但确实见过不少。
真碰上了,也会考虑尽量规避、躲开麻烦,不让自己吃亏。
但她也不算是怕事儿的人。
顶多说就是不喜欢。
“不过,现在老家什么情况啊,我上次知道,还是找他们寄买卖水果等特产呢。”
“我也不大清楚,具体种什么怎么种的,你也知道我离家早,早不知道了,我还不知道你能不能适应乡下生活……”她妈妈也有几分无奈。
“大冷天的,你怎么会想着直播体验农村生活啊,还不如你奶奶那边,稍微繁华一点……省的你到时候说屁股都坐疼了。”
X省的面积非常大,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出行基本依靠公路。
当然也有机场和铁路,但地区之间,还是四轮子的最方便。
但有时候吧,有些地方,是真的挺荒凉的,肉眼看过去都是一样的景色,不是黄土就是树。
尤其是这个季节,天冷,霜雪寒冬,肉眼看去都觉得荒凉。
在地区和地区之间出行,旅行也好,别的也好,是真的很折磨人。
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妈妈就不想这么折腾她。
“那你给我介绍一下他们家人吧,还有一些称呼、名字什么的,别到时候我都不会喊人。”
洛瑶和她妈聊了一路,一下机就找到了接他们的老家人。
“古丽回来了。”
古丽的意思是花朵,是她妈妈的名字之一。
这是个比较普遍的名字,也是洛妈妈的昵称,她外婆就习惯喊她这个名儿。
比起那个长长一串还有点难记的维语名字,喊古丽就方便多了。
倒是外公,作为汉族人,不需要考虑这些麻烦的方面。
洛瑶因为稍微隔得有点远了,就没有这方面的称呼,喊她都是喊瑶瑶。
或者偶尔有发音不好汉语的,就会称呼她小古丽,表示她是大古丽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