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市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挂了电话,肖北的思路清晰了起来。
他不能像在巡视组时那样正面强攻,必须采取更灵活的策略。
第二天一早,肖北主动敲响了段名扬办公室的门。
“段书记,关于沧澜建工的那份举报材料,我仔细看过了。”
肖北开门见山,“我认为,里面的线索虽然敏感,但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置之不理,恐怕会酿成更大的问题,也更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段名扬抬了抬眼皮:
“哦?你有什么具体想法?”
“我的想法是,可以先不从涉嫌贪腐这个最敏感的层面入手。”
肖北提出了一个迂回的策略,“我们可以先从他们近三年的重大项目招投标程序的合规性入手,进行一轮常规的效能监察和廉洁风险评估。这样既符合程序,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看看反应。”
这个提议,既没有完全违背段名扬“稳妥”的要求,又为后续深入调查打开了缺口。
段名扬显然没料到肖北会提出这样一个看似保守实则进取的方案。
他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程序合规性检查……倒是个常规工作由头。”
段名扬缓缓说道,“但是,建工集团情况特殊,牵涉面广,检查的力度和范围,需要严格控制。”
他等于变相同意了,但加上了紧箍咒。
“好的,段书记,我会把握好尺度。”
肖北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好吧,你先拿个初步方案出来,上会儿委会讨论一下。”
段名扬最终拍了板。
肖北知道,这会委会才是真正的战场。
果然,在下午的纪委常委会上,当肖北提出对沧澜建工集团进行重点项目程序合规性专项检查的建议时,果然遇到了阻力。
“肖副书记新官上任,热情可以理解。”
一位和段名扬关系密切的常委率先开口,“不过,建工集团承担着我市多个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在这个时候进行大规模检查,会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进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他看向段名扬,“明书记,您看呢?”
段名扬不置可否,看向肖北:
“肖北同志,你把你的考虑再跟大家详细说说。”
肖北清了清嗓子,从容不迫地说道:
“同志们,我提出这个建议,正是基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程序合规是底线,对其进行检查,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发展,防范风险,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胡为国适时地插话:
“我觉得肖书记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不是直接查人查案,而是查制度、查流程。这恰恰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维护稳定的一种积极举措。
如果没问题,可以澄清事实,还干部一个清白;如果有问题,也能及早发现,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塌方,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另一位较为中立的常委也表示了赞同:
“程序合规检查属于正常工作范畴,只要范围限定好,目的明确,我看可以。”
段名扬见势,知道完全否决已不可能,便做了总结:
“既然有同志赞成,那就按程序办。肖北同志牵头,审理室和信访室配合,先拿一个非常具体、范围清晰的检查方案出来。记住,是检查,不是调查。”
“明白。”
肖北点头,尽管加了许多限制,但门,总算推开了一道缝。
会后,胡为国特意走到肖北身边,低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