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世相的问诘(2/2)

“缴税?”永信和尚终于忍不住,声音陡然拔高,白眉竖起,手中的佛珠也停止了捻动。秦思齐这番话,简直是在动摇佛门赖以生存的根基!历朝历代,佛道免税免役乃是朝廷恩典,是天经地义!这年轻人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地提出要僧侣纳税、承担世俗劳役?还要僧侣去管理流民、办义学?这简直是将佛门等同于世俗衙门了!

禅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和尚胸膛起伏,显然被秦思齐这番结合了儒家入世精神,带有后世理念的“离经叛道”之言深深刺痛和激怒了。他瞪着秦思齐,眼中怒火与难以置信交织。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秦思齐看着老和尚因惊怒而涨红的脸,看着他眼中那份被触及根本利益和固有观念而产生的强烈反弹,心中积郁的那股愤懑与困惑,却奇异地消散了许多。

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有些荒诞,又有些真实。这不正是世间常态吗?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他并非要砸了和尚的饭碗,只是将心中所想,这瘟疫血火中淬炼出的思考,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秦思齐脸上的讥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澈的了然和释然的微笑。这笑容里没有胜利的得意,只有一种“我说出来了”的轻松和对世间固有藩篱的无奈认知。

永信和尚也正怒视着秦思齐,准备以更严厉的佛理予以驳斥。但当他看到秦思齐脸上那抹突然绽放的、毫无攻击性的、甚至带着点少年意气的清澈笑容时,满腔的怒火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泄了大半。他愣住了。

是啊,眼前不过是一个心忧黎庶、见识了人间惨状、胸中块垒难平的年轻人。他的言论固然惊世骇俗,甚至大逆不道,但其出发点,竟是为了让佛门更好济世,让庞大的宗教资源真正利民!这份赤子之心,这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这份敢于向千年传统问诘的锐气…细想之下,其内核,竟与佛家倡导的“大慈悲心”、“无畏布施”隐隐相通!只是路径截然不同罢了。

老和尚一生参禅,追求明心见性。此刻,他仿佛在秦思齐这离经叛道的言论和清澈的笑容中,看到了一种另类的“直指人心”。

脸上的怒容渐渐褪去,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捻动佛珠的手重新恢复了节奏,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最终,他看着秦思齐那坦荡的笑容,自已竟也不由自主地的笑了,仿佛勘破某种执念。

禅室里紧绷的气氛,在这无声的相视而笑中,骤然冰释。

“阿弥陀佛…”永信和尚长长地宣了一声佛号,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感慨,“小施主心系苍生,胸怀激荡,言辞虽如刀锋,然其心可悯,其志可叹。老衲受教了。” 他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只是承认了对方话语中那份真实的力量。

秦思齐也收敛了笑容,郑重地合十回礼:“晚辈言辞冒犯,多有得罪。只是心中块垒,不吐不快。大师海涵。”

一场看似激烈的儒释碰撞,最终在这奇异的相视一笑中归于平静。没有输赢,只有思想的激荡与对彼此立场的重新审视。秦思齐心中那份因瘟疫和世情带来的巨大困惑,在酣畅淋漓的倾诉和老和尚最后那意味深长的笑容中,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宣泄与安放。

他起身告辞,去隔壁接回了听得云里雾里的母亲。刘氏抱着那本崭新的《金刚经》,如同抱着护身符。母子二人踏着夕阳的余晖,缓缓走下洪山。秦思齐搀扶着母亲,回望那暮色中巍峨的宝通禅寺,心中一片澄澈。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