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要不要讲解一下这首词了啊?”
京大认证教授:“这首词,似乎也没什么翻译的必要。有时候,诗词并不需要精准的翻译,反而只读原诗词,才更能感受作者其中蕴含的感情。那我简单说一下……十年生死两界,茫然无迹,不用思量,自是难忘。千里孤坟,应该是说苏轼这十年间漂泊他乡,与亡妻的坟墓相隔千里,自已的凄凉,没法与亡妻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自已也都头发花白了。”
京大认证教授:“夜来幽梦忽还乡,好像回到了刚成亲,在汴京的那段日子,年轻的妻子,正在窗边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想来,那清冷孤寂的明月所照的松柏山岗上,是亡妻的孤坟所在,也正是自已以后年年都要肝肠寸断的地方。”
(注明:历史上苏轼作这首词的时候他身在山东,妻子王弗葬于四川眉山。千里孤坟,理解成和妻子的坟墓相隔千里。)
(顺便注明:苏轼苏辙都是北宋时期的人物,苏轼死那年正是徽宗才即位的那一年,他死后过了二十多年才有靖康之变。看小说的高中生们要注意了。)
(顺便说明:除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个人物的出现,其他情节和人物,都基本和历史吻合,但也只能是网络小说级别的吻合啊。)
网友们这首词的讨论热情很高。
这首词当然是绝顶的好,但之所以当初李白同样绝顶好的诗,却没有这样大范围的持续的热情讨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爱情这个话题,更容易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
并且悲伤,悼念这种感情,也更容易让普通人沉迷和身临其境。
许久之后,才开始出现讨论情节的网友。
“小说中出现的岳节帅,是什么人啊,节帅又是什么官职,怎么完全没听过啊?”
“南宋姓岳的大官,我知道个鄂王,我们这里就有个宋岳鄂王墓。宋岳鄂王墓旁边还跪着四个人呢,是残害了鄂王的奸臣。”
“楼上说的是对的,应该就是鄂王。跪着的其中一个,说不定就是小说里面写的秦桧。”
“叼大的教授不要在家哭了,快来解释一下。”
京大认证教授:“按照历史发展的情节,应该就是岳鄂王了。关于岳鄂王,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宋岳鄂王墓,也有一段关于岳鄂王的碑文记载,大家先看看:王之精忠,凛凛犹生。矢心报国,百战功高。奸会构诬,神人共愤。孝宗雪冤,赐祠‘忠烈’。朕惟王志存恢复,义炳乾坤,特敕修庙,以彰伟烈……碑文上能看清的字,就这些了。”
“翻译翻译,你叼大你翻译翻译!”
京大认证教授:“说的就是鄂王打仗厉害,功劳高。被一个叫做会的奸人诬陷。最后到了孝宗才洗刷冤屈,赐了忠烈祠。这应该是后世的皇帝替鄂王建的庙,或者重修的。”
“会?秦桧?”
京大认证教授:“按照复来大神小说里面的情节来看,应该就是这个秦桧了。节帅这个称呼,应该是节度使,和上篇小说中的高适的官职是一样的。不过,唐朝和宋朝的节度使,权力还是很有区别的,唐朝的大,宋朝的小。”
“但是复来大神好像把这一段改了,看小说里面苏轼和苏辙的对话,似乎是皇帝的意思啊!”
“我就是说,之前被抓的两个皇帝,都十年了,还没死吗?”
“虽然是被俘虏的皇帝,但怎么说也是皇帝,估计还是以礼相待的呢!”
“以礼相待个毛啊!之前不是写了吗,老婆女儿都被随意蹂躏,两个皇帝也赤脚跟着跑,早折磨的不成人形了,还以礼相待呢!”
“额,也是……”
(再注明:赵构他爹徽宗是靖康之变后第八年就死了,这里让他晚死几年。他哥钦宗活的时间比较长,靖康之变后还活了快三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