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二十四 严老头上任山西(1/2)

此后顺隆号的大掌柜一职,每五年由顺隆号内部推举,巡抚衙门不可再介入。

陈牧将种种规矩以皇帝的名义定死,彻底杜绝了后继巡抚以权利之便强行干预的可能,将山西军政商绑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也确保他能通过这个商行,继续对山西军政施加影响。

不过陈牧也知道,自己开了一个极坏的头,把官商勾结这个事,彻底摆到了明面之上。

“不过,这与我何干!我管他后世洪水滔天!”

陈牧在赴任静乐时,就有在静乐修筑一条石堤的打算,以此留名后世。

后来碍于银钱,只能无奈放弃。

如今,世事变幻,已大不相同!

陈知县是巡抚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巨大的权利推动下,静乐作为最先动工的地方,从动工开始仅两个月,非但在汾河两岸彻底修筑起了连绵百余里的水泥巨石大堤和多达八层的拦水坝,更是将引水渠修到了静乐每一块地面之上,工程之浩大,进展之快速,乃山西之最。

毕竟是巡抚大人的眼皮子地下,哪个敢不尽力,哪个敢偷懒!

功成之日,陈牧率领众官员,视察了落成的大堤,看着那桥边石碑上铁画银钩的“陈堤”二字,叹道:

“吴县令,此举过了,过了啊!这大堤是静乐百姓所修,每一寸都是百姓血汗,我陈牧何德何能敢担此盛名啊”

吴德昭闻言有些动情的道:“抚台,您至静乐一年,在此平冤狱,兴教化,扫敌寇,卫河山,每一样静乐父老都看在眼中,就是青天在世也不及也。”

“这汾河十年三涝,两岸百姓苦之久矣!如今有此大堤落成,静乐千百年内再无水患之忧,此皆抚台之功也”

“故此碑此名,并非下官所为,乃是静乐全县四万八千三百余父老共同请命所立”

陈牧见此只能认下,扬天叹道:“牧,受之有愧啊”

论迹不论心,这次陈牧出于各种目的大兴水利工程,在不久的将来彻底造福了山西百姓,活人无数。

两百年余后陈堤依旧挺立,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凭吊往昔,其中石桥之下,一名欧罗巴来的传教士竟也题诗一首赞道:

“铁坝凌空镇云虬,百里平川息怒潮。

从此晋阳无旱魃,千家灯火话丰饶”

此诗一出,山西文坛哗然,堂堂中华上国,怎能被蛮夷比下去!

纷纷苦思冥想,欲写出一诗以盖过其锋。

后有一袁姓才子,游之有感,当即提笔在诗侧再附一首。

“青山为古石为韬,长锁苍龙镇地摇。

岁岁汾河春水绿,风光犹似话功高”

......

严刚走的不急不缓,按照一日五十里的速度赶路,为的就是给陈牧一些时间。

可路再长,终究也有走完的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quqiao.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