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一个周四下午,信息技术工程部季度管理例会如期在G1大楼1701会议室举行。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初审各部门提交的2019年下半年预算细化方案。
会议开始时气氛还算正常。
各部长依次汇报了下半年重点工作的预算需求。
轮到赵宏明时,他重点阐述了“全球云化部署深化项目”的预算需求,包括采购新的服务器资源、升级自动化部署平台、以及增加相应的软件许可费用。
他讲得条理清晰,数据充分,显然做了精心准备。
然而,当徐双龙开始汇报区域IT部的预算时,会议室的气温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
徐双龙同样准备充分,他不仅详细列出了常规的区域IT运维成本,还额外提交了一份《区域特殊IT需求及本地化部署专项预算申请》。
这份申请明确指向了几个东南亚和拉美国家,提出了采购一批本地服务器、建设边缘节点的需求,总金额不。
“李总,各位同事,”徐双龙语气平和但却异常坚定。
“这份专项申请是基于我们前期反复调研和实测的结果,完全出于业务保障和合规需求。
相关国家的法规条文、网络质量测试报告、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正式需求,我都已经作为附件提交。
这部分投入对于保障这些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至关重要,否则我们可能面临业务中断、客户投诉甚至法律风险。”
他话音刚,赵宏明立刻接过了话头,语气明显带着不满:
“李总,我认为这份专项申请需要慎重讨论。
首先,这直接违背了我们既定的‘云优先’和集中化技术路线。
其次,这些本地节点的引入,将极大增加后续的维护复杂度和管理成本,从长远看,总体拥有成本(TCO)很可能不降反升。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资源更集中于优化全球网络架构和云端服务能力,而不是分散投资去弥补局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
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推动网络供应商解决,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在应用层优化,而不是简单地堆硬件。”
徐双龙似乎早就料到赵宏明的反对,立刻反驳道:
“宏明总,你的长远和全局我都懂。
但业务等不起那个‘长远’!
网络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用层优化也有其极限。
我们不能拿一线业务的稳定性和合规性去冒险!
你的TCO,是否计算了因为系统体验差而丢失订单的损失?
是否计算了因为违反当地数据法规可能带来的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这些难道不是成本吗?
还有,你们部门不用直接面对业务同事,当然不知道这里的压力,我看你是站着话不腰疼。”
终于,徐双龙出来这一句他忍了好久的话。
“那些只是潜在风险,可以被管理!而本地化部署带来的管理混乱和成本增加是实实在在的!”赵宏明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存在的风险,就轻易放弃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和统一管理秩序!
这是因噎废食!”
徐双龙听到“因噎废食”瞬间就毛了,他不知道赵宏明天天坐在总部机关办公室里是不是坐傻了,根本不懂一线上的困难。
你妈的,海外业务部门但凡遇到IT就找他们区域IT。屎不在你赵宏明的屁股上你当然不在意。
“潜在风险?宏明总,你去老挝代表处待一个星期试试!
看看销售们是怎么抱怨系统卡顿的!